第134章 蘇毅辯學(第1/2 頁)
東北的室內溫暖如春,可胡牧陽還是沒來由的打了個噴嚏,不過這倒是讓他精神了不少。幾天裡沒日沒夜做蘇釋的伴讀書童,饒是體內靈力充沛的他也無法抵禦這股來自書本文字上的神奇瞌睡。
之前的目色迷離始終讓他在思緒漫天,甚至在暗中琢磨那些讀書異常專心之人,其精神力量絕對遠超其他,若是將此能力用在修靈之上,肯定事半功倍。聽說偉人曾經也獨取鬧市中讀書,沒準就是如自己所想這般呢。
不過這一個噴嚏便將腦中雜念統統打散,重新恢復清明之後,便又繼續盯著不遠處隔桌而坐的三名學究先生,此三位便是今日負責蘇釋入學考試的考官了。
此時居中那位考官已放下手中的卷子,拿起手邊的茶杯,輕輕吹氣,隨後靜靜慢飲。左右另兩位考官也同時不再閱卷,抬起頭來等待當中之人開口。
“卷子嘛,我已大致閱過,馬馬虎虎。能看的出來,為了這次考試,小娃娃還是下了不少苦功夫的。”
終於,當中喝過水的先生率先發言。沒什麼客套話和虛詞,一上來就直奔主題。不過胡牧陽倒是喜歡如此乾脆,尤其是聽到對方僅憑一張考卷便可知悉自己近期所下之功,頓時有種被認可的興奮。
只是還沒待他將心中喜悅換做表情浮現臉上時,那位名叫鍾巖的老人便再次開口道:“孩子的努力我是看的到的,但是他根底羸弱,基礎軟薄,低學齡的知識儲備更是關鍵痛點。所以,二位同仁,我覺得咱們可以統一意見了。”
老人的話簡潔明瞭,卻指向性清晰。胡牧陽一聽便是要遭,瞥了一眼坐在身邊的師徒二人,小的心不在焉,明顯是根本沒懂對方話中含義;大的也沒強到哪去,又是宛如高僧一般掛起若隱若無的微笑,不過倒是沒閉眼入定。得,別人肯定是指不上了,還得自己硬著頭皮爭取一下吧。
胡牧陽明顯就是心理弱勢的一方,低下頭假裝咳嗽一聲便準備出聲。只是與此同時,坐在鍾巖老人右側的那位考官也同樣低頭咳嗽,順勢帶出了自己的話:“嗯……鍾老分析的極是。不過若以此張考卷來說,這孩子估摸還是能答個七十分上下的。成績雖不佔優,卻也勉強合格。”
另外一人也於此接話道:“譚老師說的在理。鍾老上任時短,可能還不清楚咱們實驗小學的校訓,便是‘朝乾夕惕、厚德載物’。孩子的基礎的確差一些,不過若是有一顆奮求上進的心,我相信不久之後定可勤能補拙,後來居上。”
面對這兩位副考官的出言相助,胡牧陽先是一愣,不過隨即就明白這肯定是知曉其中關係的“自己人”了。肖華這小子辦事,確實比較靠譜。兩人一唱一和,言辭之間皆是要留下蘇釋的意思,相信連自己都能看的出,那位才初來乍到的鐘巖考官,無論如何也不會拒絕這份舉手之勞吧。
只是誰也沒想到,老人鍾巖先後聽得左右諫言,竟是輕笑出聲。隨後摘下眼鏡放在一旁,一手捏著鼻樑之間,同時緩聲道:“‘朝乾夕惕、厚德載物’,此訓源於《周易》。原文應是‘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以及‘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兩句古訓指的是什麼意思呢?說的是啊,君子之人,應勤奮謹慎,兢兢業業的勉力進取,同時還要培育己身德行,如此才能容載萬物。剛才譚、付兩位老師重點強調了這孩子的勤勉,卻獨獨對‘厚德’一詞隻字不提,卻是為何?”
“這個……這個……”
老人言辭犀利,直臊得二人無地自容,可他此時偏偏再補一刀:“老頭子只懂得教物理,文學方面肯定是不如你們二位的,還是希望不要貽笑大方的好哇。”
果然,這老頭僅憑三言兩句就讓其他兩人再不敢做聲,確實如肖華所說,是個大難題。胡牧陽心中暗歎,看來這條路是走不通了,只能回家之後在從長計議。不過當他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