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辯論決賽(上)(第1/2 頁)
決賽的辯題是一個十分經典的題目——寒門難不難出貴子。姜凝他們的持方為反方,寒門不難出貴子。
這道題和他們最開始打的“順境還是逆境更有利於人成長”有不少共通之處,只是這次他們的持方要講的東西和那次恰好相反。但相同之處在於,都是相對劣的持方。
只能說他們四個人的運氣實在不佳,從第一場小組賽走到最後的決賽,每一次抽到的都是比較反心證的一方。
但謝愈知一開始就說:“其實抽到反心證的持方也是個機會,雖然可能確實會更難獲勝,但打得好會很出彩。如果大部分人心證那方獲勝了,他們會覺得他們自己上也能贏,有什麼難的。”
所以姜凝他們備賽時也沒有什麼不忿的想法,反而因為懷著一種“就要拿反心證方獲勝,狠狠在大家面前裝比”的心思,備賽得更加有動力。
雙方在自我介紹環節都十分用心,這次不僅姜凝他們在介紹環節就用了四句先導性話語提前切入他們準備論證的持方,正方同樣如此。
正方一辯:“溝壑在你捂上眼睛時依舊存在。”
正方二辯:“荊棘不會因為你忽視就憑空消失。”
正方三辯:“世界是不公的,方顯得努力更有價值。”
正方四辯:“認清現實依然熱愛生活,才為真正英雄主義。”
正方一辯問候完,臺下便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文科班那一片的掌聲尤其響亮,不止是臺上的辯手在比賽,臺下的觀眾們也暗暗比拼起來。
文科班聯隊的名字也文縐縐的,叫作“高山仰止”隊,取自《詩經》。
井時待掌聲慢慢微弱下來時起身說道:“在這個進步的社會,每個人面前平鋪著多條成功的道路。”
姜凝:“在這個全新的時代,每個人的未來都有無限可能。”
羅念念:“我命由我,我將貧困做磨刀石來磨練心智、蓄力多年。”
謝愈知:“人定勝天,我把苦難當作火把,照亮通往成功的道路。”
許多同學是第一次看辯論賽,本來以為是很學術型的討論,沒想到還沒有正式開始比賽環節,兩邊便劍拔弩張。這讓這些本來對這場比賽興致乏乏的同學也眼神發亮地看向臺上的辯手,對接下來的比賽充滿期待了。
首先是正方一辯的立論環節。正方一辯是文科重點班的語文課代表,是井時的“老對手”了,每次考試基本都是他們兩個競爭語文單科的第一名。
這次倒是湊巧,兩個人不僅在辯論賽決賽對上,連打的辯位也相同。這激得那位女生在備賽時是加倍用心,考試考不贏井時,就在賽場上戰勝他!所以她一辯稿是幾乎背下來了,半背半看手卡地立論,稿子邏輯清晰,文采斐然。
“綜上,我方認為,寒門難出貴子。”正方一辯讀到最後一句時,姜凝和井時對視一眼,相互點了點頭,心頭放下一塊重石,對面的點基本都在準備的範圍內。他們兩個是前場環節,都是負責拆對方的論,對方沒有出很新的點會讓他們兩個肩上擔子輕許多。
正方的論主要分為兩點。第一點是從成長的資源來論證,寒門裡的孩子的教育資源、父母的教育能力、身邊接觸的人脈都會和豪門裡的孩子有很大差距,這種差距是難以彌補的。
第二點是從反面著筆,從犯罪學的機率來講,結合青少年犯罪的現實情況,來論述社會現狀裡寒門裡孩子犯罪率相對會更高,並分析其中原因。
井時起來的第一個問題是解決定義,但他的問題顯然讓對方很意外。
“同學你好,你覺得世界首富的兒子是貴子嗎?”
正方一辯有點懵,但是還是努力往自己的論裡套:“如果他可以維持自己生活依舊在上層階級,我方覺得是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