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一堂課(第1/2 頁)
“還有五分鐘上課趕緊把沒吃完的早餐吃完。”顧淵看著下面高興的學生說道“當然還有一點垃圾不要亂扔。謝斌你家住哪裡?”
“西郊小區。”謝斌趴在桌子上說道。
“那還剛好你們小區對面就是西郊市場。下週來學校的時候買一個大垃圾桶我到時候將錢給你。”
“好嘞。”
幾分鐘後上課鈴響了顧淵看著學生說道“各位同學上課瞭如果還有沒吃完的可以邊聽邊吃別噎著。我們現在上課。”隨後他開啟了多媒體並放出了自己製作的ppt。
“學校現在每個老師用ppt上課可是我還真不習慣這東西畢竟我們直到高三才換的多媒體。”顧淵說道“我們今天學習《氓》有預習的同學也知道這篇課文節選自《詩經》至於《詩經》我想不需要再多說什麼了吧?初中的時候你們老師應該就講過了吧?”
看到下面有幾個學生搖頭顧淵說道“那我就簡單說一下,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這一點你首先要記住因為很多時候考試都會考這個其次《詩經》的別名《詩》或者《詩三百》這個也不是很重要最後也記住它是五經之一。至於四書五經是什麼各位就自己查吧反正你們手裡都有那個小本上邊映的小故事可比課文吸引你們不是嗎?”
“然後我們看一下這篇課文讀的話就不需要了反正你們都是要背的。我們直接看翻譯然後我會在翻譯的同時講出其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以及詞類活用。”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這一句裡面就有兩個通假字‘蚩’通‘嗤’所謂通假字我想你們老師以前也解釋過就是古人的錯字要知道我們的漢字是不斷進化並且逐漸完善的所以有很多時候我們所認為的古人的錯字可能在他們那時候還沒被髮明出來。這一句中還有一個通假字就是‘匪’讀三聲意思是不、不是通的是‘非’。”顧淵邊說邊將字寫了出來。
“抱歉字有些醜各位見諒。我寫字很難看因為這個我的老師說過我很多次各位還是要注意書寫它雖然不能給你高考的時候加分但是絕對會保證不給你扣分。”顧淵看著學生說道“我們繼續看課文首先這一篇的重點就是這第一個字‘氓’這是一個多音字現在大家對這個字更熟悉的便是‘mang’這個讀音但是在古時候這個字則代指百姓在這篇課文中則是指男主人公。然後便是‘貿’字這裡的意思是交易所謂貿易不就是買賣或者交易的行為嗎?”
“所以這句話意思便是那個忠厚老實的人抱著布匹來交換絲。為什麼用布來換絲?在貨幣還沒有比較流行的時代人們通常會進行會進行以物換物而且這裡男主人公並不是來換絲而是來談論和女主的婚事的。”
“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這兩句裡‘至於’兩個字便是古今異義詞現在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在這裡的意思便是‘將……送到……’的意思然後‘匪’的意思和前面一樣接下來就是這個‘愆’字各位需要牢記考試最容易考這種字你看著不熟又記得不牢的字,這個字在這裡的意思便是延誤為什麼延誤呢?
我們繼續看原來這位男主沒有媒人古人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是指男方的媒人而妁則是女方的媒人因為古時候的女子很少能出面的,所以媒人在古代可是很吃香的他們就好像有一個特殊的機構有著自己的情報網哪一家又沒嫁出去的女兒,哪一家還有沒娶親的兒子然後他們就去找上這兩家人然後說的天花亂墜。你還要清楚一點古代的婚姻都是要由父母做主的這些當父母的聽著媒人這樣的說法他們便會同意這門親事也不管自己的子女是否同意便這樣將兩個人安排到了一起當結婚的時候這些媒人可是會有很大好處的。”
“可是他們結婚後真的會幸福嗎?”底下的學生問道。
“不幸福又能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