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大安月報(第1/2 頁)
這是趙沉玉自鄂州賑災後,第二次名揚天下。
荒蕪的涼州府,府城刺史聽聞朝廷官員到了,喜上眉梢出門迎接。
後邊的長史搖頭嘆息,覺得這不過又是一場無謂的折騰。
工部戶部的官員一到,立刻使人在府城和各縣中貼上公告,公開招募人員修建工廠。
圍著公告的百姓聽得這陌生的詞眼問衙役道:“大人,這工坊做的是什麼?工人又是什麼?”
衙役一板一眼地將解釋背了出來:“工坊做的是鏡子,工人不是工匠,不要求會技術,哪怕身無長技,一竅不通,也可報名,會有人教授。”
“鏡子,這鏡子有什麼稀奇的?朝廷怎麼要特意來這建個工坊生產。”
說著,那粗衣高胖男子咕噥起來:“別又是瞎折騰我們老百姓。”
這時另一矮瘦男子耳尖聽到,忍不住開口駁道:“可我聽說這是五殿下提議的,五殿下不是那般的人。”
粗衣男子立刻瞪大眼睛小聲氣憤道:“這位的名聲不是更臭?這上面人拍屁股做的決定,不是折騰人,難不成還造福我們嗎?”
矮瘦男子沒有氣憤,而是平緩靜道:“我是鄂州的,我見過五殿下,殿下是世上最好的女君,她並不蠢笨也不醜陋。”
“她研製出的水泥堵住了洪水,她發明的酒精和疫病冊子擋住了瘟疫,她未卜先知算得決堤救了一座縣城,她改進渡氣法子博回了千千萬萬人的性命……”
說著,矮瘦男子越說越感動,最後竟然哭了起來,抽抽嗒嗒道:“沒有殿下,就沒有今日的我,既然是五殿下說建的工坊,那我一定要報名,煩大人記上東雨巷劉三弟。”
衙役猶疑地看了他一眼,提筆記下他的姓名。
見到自己的姓名被記下,劉三弟臉上掛著淚哽咽地離開了這裡。
留下的百姓面面相覷,終於有人猶豫道:“那我也報名,大人記下,我是……”
如此,工人招募得七七八八,他們第一天來到了這裡,沒曾想自己要乾的第一個活,是蓋自己以後要睡的地方。
上邊的大人管這叫宿舍,就給了灰乎乎的泥和紅色磚頭,還有一些細長的鐵棍,就讓他們蓋上三層。
三層啊!一根大梁都沒有,就讓人蓋三層!還要在七日內蓋好!
在場的百姓看著這些平平無奇的小東西,心中都打起了退堂鼓。
各地的工廠緊鑼密鼓地搗鼓起來,而京城內的趙沉玉還在苦心鑽研著如何提高農作物。
趙沉玉下一步原是想搞出肥皂,改善百姓生活的同時,也給國庫賺點錢,準備來年的堤壩重修計劃。
但上回出了御書房後,趙沉玉不得不放下肥皂,先著手於農作物的問題。
江南洪澇,今年顆粒無收,好在西北戰事已了,不然這樣拖下去,怕是要復刻了漢朝窮兵黷武的局面。
這個世界的農作物和上一個世界的無甚太大的差別,有木薯但無紅薯和玉米。
她準備找晏星奔,讓他畫一下此世界的世界地圖,如果與原世界相差無幾的話,趙沉玉使人找玉米紅薯的事情只能先放一放了。
趙沉玉思及自己前些日子讓人快馬加鞭送去的信函,估摸著時間。
若是他收到信函便啟程,那這兩日應是能抵達京城了。
趙沉玉沒法折騰出玉米紅薯,只能改而折騰水稻了。
她尋了民間幾名經驗豐富的農婦,都是農活一把好手,又召集了農官,一邊試驗著一邊講解著。
郊外田莊裡,趙沉玉穿了細棉衣裳,挽著褲腳露出雪白纖細的小腿,腿後的線條流暢微鼓。
白皙光裸的腳毫不避諱地踩在泥地裡,趙沉玉扯著一張細布,上面覆了一張巨大的油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