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道者萬物之主也(第1/7 頁)
帛書版《道德經》第六十二章引言:
在中華傳統文化的深邃寶庫中,《道德經》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而帛書版《道德經》第六十二章,更是蘊含著無盡的奧秘與啟示,如同一條隱秘的小徑,引領我們走進老子那深邃的思想世界。
這一章,是老子智慧的凝練,是他對宇宙、人生、社會的深刻洞察。它並非孤立的存在,而是與整部《道德經》的思想體系相互交融、相互呼應。
老子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簡潔而富有深意的言辭,在這一章中為我們揭示了諸多真理。它或許是一道指引我們在紛繁複雜的塵世中保持清醒與寧靜的燈塔;或許是一把開啟我們內心智慧之門的鑰匙,讓我們能夠洞悉事物的本質。
當我們踏入帛書版《道德經》第六十二章的領域,彷彿置身於一個寧靜的精神殿堂。在這裡,我們可以摒棄外界的喧囂與紛擾,靜下心來聆聽老子的教誨,感受那穿越千年的智慧力量。
它不僅僅是一段古老的文字,更是一種智慧的傳承,一種對生命意義的深刻探尋。讓我們懷著敬畏與虔誠之心,開啟這段奇妙的精神之旅,去領略老子在這一章中所展現的深邃智慧。
帛書版《道德經》第六十二章原文如下:
帛書甲本:〔道〕者萬物之注(主)也,善人之寶(寶)也,不善人之所保(保)也。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賀(加)人。人之不善也,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雖有共(拱)之璧以先四(駟)馬,不善(若)坐而進此。古之所以貴此者何也?不胃(謂)〔求以〕得,有罪以免輿(與)!故為天下貴。
帛書乙本:道者萬物之注(主)也,善人之寶(寶)也,不善人之所保也。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賀(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鄉(卿),雖有〔拱之〕璧以先四(駟)馬,不若坐而進此。古〔之所以貴此者何也〕?不胃(謂)求以得,有罪以免輿!故為天下貴。
帛書版《道德經》第六十二章解讀:
帛書版《道德經》第六十二章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它為我們揭示了道的重要性以及其在人生中的廣泛應用。
“道者萬物之主也,善人之寶也,不善人之所保也。”道主宰著萬物,是善人的珍寶,也是不善之人的保障。這告訴我們,無論個人的品行如何,道都始終存在併發揮著作用。
例如,在商業領域,那些秉持誠信、遵循市場規律和道德準則的企業家,他們將“道”視為寶貴的財富,以真誠對待客戶和合作夥伴,從而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和長久的成功。而那些曾經不擇手段、追求短期利益的企業,最終往往陷入困境。這正是因為他們背離了“道”,失去了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賀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美好的言辭能夠贏得尊重,尊貴的行為可以令人敬仰。即使是不善之人,也不應被輕易拋棄。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曾經犯錯入獄的人,出獄後決心改過自新。他在找工作時屢屢碰壁,但最終有一家公司的老闆願意給他一個機會。這位老闆看到了他內心渴望改變的決心,相信他能夠在正確的引導下回歸正道。果然,這個人倍加珍惜這個機會,努力工作,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價值。這個故事體現了即使是曾經不善的人,也不應被完全否定,只要他們有向善的意願,就應該給予機會。
“故立天子,置三卿,雖有共之璧以先駟馬,不善若坐而進此。”即使是擁立天子、設定三公這樣的大事,擁有拱璧、駟馬這樣的貴重禮物,也不如安坐下來遵循道。
古代的明君賢臣,深知治國之道在於順應民心、施行仁政。例如唐太宗李世民,虛心納諫,以民為本,開創了貞觀之治。他明白,權力和財富並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