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人心散了(第1/2 頁)
新科進士的去向,朝廷給出了兩個選擇:下放到地方,作為一縣的佐官,管理民生,替天子牧民。或者留在朝廷,進入集賢殿,史館編寫前朝史書。
世家之人可以有兩個選擇,但對於寒門子弟而言,他們只有一個選擇,那便是在地方當官。
可太白酒樓裡的這些新科進士就不好選擇了,如果朝廷只是下放地方,他們二話不說肯定去河東,但現在朝廷給了一個更優的選擇,這就令他們有些舉棋不定,難以抉擇。
晉王府,剛下朝的李嗣源換下朝服,剛準備給河東的官員們回信,管家就遞話說有新科進士前來覲見。
李嗣源略微一想,便知道這些人就是當初投靠他的那些士子。
大廳裡。
一眾進士坐在椅子上惴惴不安,屁股下像是有鋼針一樣,桌子上放的點心,他們是半點沒動。
爽朗和煦的聲音響起,李嗣源從後堂走出來,“諸位久等了。”
他們連忙起身施禮,“拜見晉王。”
李嗣源坐在主位,笑著道,“免禮,你們坐吧,都是自己人,不必拘禮。”
見他坐下,眾人才隨之坐下,下意識的鬆了口氣。
李嗣源掃了他們一眼,隨口說道,“本王還沒恭賀你們考中進士,等會兒你們走的時候,每人拿一百兩白銀,五十匹布作為賀禮補上。”
“謝晉王厚賞。”
身為世家子弟,他們不缺這點錢,但晉王既然給了,他們就必須得接受,東西多少不重要,禮節才是最重要。
“吏部的批文快下來了,你們打算去哪?”
幾人面面相覷,張了張嘴,誰也不好開口,最終還是李姓青年發話了,“殿下,我等今日前來,是請殿下幫我們拿個主意。”
說著,他小心翼翼的注視著李嗣源的神色,見他面上無異樣,才繼續說下去。
“朝廷給了我們兩條路,實在不好決斷,但我等既然投靠了晉王,那便聽從晉王差遣,希望晉王能給我們指條明路。“
低情商:殿下,我們不想去河東了。
高情商:請殿下給我們指條路。
話音落下,他們便感到周身被一股無形的壓力籠罩,嚇得眾人冷汗淋淋,兩股戰戰。
坐在上首的李嗣源端著茶杯,一語未發,在他剛說第一句話的時候,李嗣源就知道他們的心思了。
但是,他並未動怒,這點小事也不值得他動怒。
他只是覺得有點可惜罷了,自己花心思拉攏過來的人,朝天只需要一紙命令就讓他們心思各異,有了想法。
人心散了,不好帶了啊。
他將這些人收攬,本意是想把這些人弄到河東,幫他治理地方,誰料天子居然來這一手。
清貴要職,名留青史,誰不動心?
他們科舉當官,不就是為了這點嗎?
即便是李嗣源也不好阻攔他們,雖然他很想這樣做,但他卻不能,阻人前途,如殺人父母。
他可以用自己的權勢威逼他們去河東,但也會因此令他們生出怨懟之心,彼此之間生出嫌隙,就更不容易收服他們了。
他倒不如大度一點,放他們離開,這樣還能令他們生出感激之心,有了香火情誼,未必不能在以後將他們收入麾下。
李嗣源心中感慨,輕飲一口杯中的茶水,“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良禽擇木而棲,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
“你們能來府上覲見,本王很欣慰,至於你們的去處,本王不逼你們,也不枉做惡人。”
“你們願意去河東就去河東,願意留在朝廷,就留在朝廷吧。”
此話一出,眾人心中的大石終於落下了,他們皆是露出喜悅的表情,起身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