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師父(第1/2 頁)
待朱小樂二人準備完畢,回到大王輦車,兩人對面跪坐。
朱小樂先稱:“師父在上,請師父費心,弟子阿樂必會一心受教,。”
隨即向蒙毅叩拜三次,轉身再向嬴政叩拜,謝他觀禮見證。
禮拜之後,將宮女準備好的六禮托盤,依次呈上:芹菜、蓮子、紅豆、紅棗、桂圓、瘦肉。
蒙毅笑納後,回禮給朱小樂:一隻玉杆的毛筆,一冊《論語》,一疊小蔥。
禮成後,蒙毅囑咐朱小樂每日要勤於功課,抄書、背誦等不能鬆懈。
這個拜師的過程裡,嬴政除了受禮的時候端坐了一下,其餘時間始終以袖子遮住自己下巴,並未多話。
不過朱小樂瞥見他眼角微微上挑、肩膀輕輕抖動,估計他這禮觀得十分開心。
得,離開大學8年之後,朱小樂又開啟了小學生認字階段的生活。
朱小樂託著頭,跟著新認的師父背誦:“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un),不亦君子乎?’”
背誦幾段文言文,對朱小樂來說不是難事,畢竟怎麼說也是經過16年國家正規教育的棟樑。
在現代的教育界,有理想有見識的學生媽,都是從胎教就捲起來了。
《百家姓》《三字經》《唐詩三百首》《論語的故事等等》,從孩子在肚子裡就開始讓孩子聽著入睡,這都是基本配置。
朱小樂覺得對於她來說,背誦理解都不難,最痛苦莫過於認字和寫字。
她背完了師父教的這段,舉手發言:“師父,您還是指導一下我寫字吧,我能一個字一個字對應起來,背書就可以自己背啦。回頭有不明白的功課,再請教你豈不方便?”
這邊嬴政招手叫朱小樂過去,將手邊筆墨讓給朱小樂,叫她寫一個看看。
朱小樂在兩人的注視下,將手上的竹簡放下。
拿過一片磨得乾乾淨淨的竹片,努力控制住手腕,試著模擬了了一個小篆。
“哈哈哈。”兩人笑的接不上話。
“這寫的比雞腳踩的還難看呢!”嬴政指著這鬼畫符說道。
“我又沒寫過字,再說了,這個字本身就畫的歪歪扭扭,為什麼不能橫平豎直寫呢?”
“這有何難的,大家都是這樣寫的。再說了這僅僅是我們秦國自己的寫法,還沒讓你學著寫六國的字呢。雖然寫法差別不是很大,但還是有所區別的!”蒙毅認真的講解道。
“那六國互相寫信件或者出訪其他國家,這些字你們全都認識嗎?”朱小樂不服氣啊。
“當然認識,都是世家子,從小跟隨師父學習的,怎麼會認不全。除非是那些農戶,沒有師父教過自然不會。”
“農戶咱們先不說,他們本身就對於文字依賴不高。對於他們來說吃飽穿暖、片瓦遮頭最重要。你們這些從小學習的世家子,為什麼不能統一一種文字的寫法呢?\"朱小樂繼續問道。
“周天子統一天下都沒有所統一,各國都是諸侯,沒有誰聽誰的,各自的文化都有傳承之處,所以無法統一。”蒙毅認真解釋。
“那等大王一統河山,能否將文字統一起來,這樣我學寫字就不用那麼頭疼啦!”
朱小樂笑眯眯地看向嬴政,他的目光也直視著朱小樂,似乎在思考些什麼。
距離目的地還遙遠,但是整個車隊已經行出了大半天的時間。
車上人也都快晃盪散架了,嬴政這時下令全隊停下歇息,讓人備了吃食伺候用餐。
護衛的隊長安排好了周圍的防禦之後,眾人一行紛紛下車活動筋骨。
一下車,最按耐不住的,就是幾個小孩子,腳尖剛一沾地,就向嬴政這裡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