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大和巨炮?(第1/2 頁)
仔細看這個圖紙,上面搭載的等離子巨炮根本就是大和炮的現實版,而且,在這艘航母裡,還有特殊的贈送。
詳細的功能介紹:
1、K2級等離子攻擊序列航母(代號:待定),艦體長約;400米,寬150米,高55米;質量:40萬噸;
2、搭載反隱雷達,反電子打擊,大部分人工智慧;
3、 主要攻擊手段‘等離子序列攻擊’,一枚能發射超高能等離子射線攻擊,攻擊範圍在4000-6000千米。
4、遠端火炮,500mm口徑,艦體上搭載的艦炮,打擊距離在1萬-1萬2千米。
5、近程火炮,200mm口徑,艦體上搭載的艦炮,打擊距離在2000-3000千米。
6、 艦體裡空間巨大,最大搭載空間達到7萬立方米。
7、主動防禦:具有艦體前方行進護盾(行駛時在艦體正前方開啟的能量護盾,對正前方的打擊具有很好的防禦)。
8、 裝甲:取決於原材料,鋼鐵工業的技術有關,最低要求鎢合金500mm厚防護裝甲,特殊區域看詳細列表。
9、引擎技術:搭載了第三代曲率引擎,最快飛行速度跟K2蜂后差不多,估計是因為整體質量大,導致飛行速度上並無明顯優勢。
10、常規搭載:建議搭載600架小型六翼戰鬥機;非常規:空對地作戰,建議搭載300架蛛型地面戰甲。
剛剛所說的撿了個大便宜便是因為‘小型六翼戰鬥機’和‘蛛型地面戰甲’都包含在設計圖紙了,可以說買星艦贈送兩張作戰單位的建造圖。
蛛型地面戰甲是實打實的地面作戰利器,外形確實很像只巨型的鋼鐵蜘蛛,六足行走,無懼任何地形,能搭載多種輕型武器,如輕型火炮、機槍和輕型等離子武器等。
而且裝甲一流,很抗造;金屬骨骼關節設計非常簡單,很少故障;而且耗能少,一顆小型能量核心能供能30天上下,最主要是擁有仿生功能,能全自動自主行動,也能遠端操控。
而小型六翼戰鬥機則是空戰利器,相比小黃蜂來說體型較大,但具有更快的速度,更強的武器搭載能力,而且擁有隱形功能。
而且造價極低,所需材料非常少及建造難度很低,最主要的部分就是那臺高速率的引擎,能搭載的武器超過10種。
是航母上的又一大殺傷力,壞處是隻能遠端操控,並不具備自主行動功能,意思每架小型六翼戰鬥機就需要一個操作員在航母內遠端操控。
這樣意味著在這艘航母上,所需的艦員是非常多的,但是高辰一個擁有系統的人,兌換一個銀背兄弟,就能同時操控幾百架小型六翼戰鬥機,操控員的問題根本不是個事。
而高辰遠端將這個圖紙放進火星1號的船塢後,產生生產任務,讓火星1號的艦員向空間站上的工程艦下達運送材料任務,高辰看到這艘K2級等離子攻擊序列航母需要建造的時長為50天。
鑑於K2級等離子攻擊序列航母還沒代號,而高辰覺得這艘航母確實從外形及主要攻擊手段都跟那款遊戲裡的人族戰列艦非常相似,那麼代號就命名為‘大和號’。
將地面上的工作告一段落,高辰馬不停蹄的安排空間站的建造事宜,這個空間站主要服務於藍星,在藍星上空著一座K2船塢,簡直犯罪。
而現在藍星上的船塢,只能放入工程艦的圖紙,而藍星上第一艘工程艦,還需從火星1號上借調而來。
因為高辰覺得在藍星上的礦產絕對不及在銀河系裡飄散的那些行星殘骸多,而其中一個資源大球就是我們的月亮了。
所以空間站建造的地區就選藍星和月球之間,鑑於工程艦一般不安裝曲率引擎,所以工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