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蕭決嶺:非殺得他跪地求饒不可。(第1/2 頁)
蕭決嶺說要給北延一個狠狠的教訓就是真的要出手。
翌日一早,嶽三奎親點五萬大軍出征,命梅二和白宣瑜為副將,僅用不到半個時辰的功夫,趕到了綏疆邊線,跟紮營在此的林副將和西塞兵馬匯合。
三軍人馬加起來一共八萬人馬,均由嶽三奎調遣,因為蕭決嶺給他下了死命令,所以嶽三奎沒敢耽擱,集結完畢後便立刻號令大軍出發。
戰鼓擂動,聲震天地,嶽三奎一聲令下,以梅二為首的騎兵便率先衝向敵軍陣營,梅二一馬當先,繩鏢揮舞,所到之處血花飛濺。
雙方短兵相接,殺得難解難分。
梅二率領的騎兵如一陣旋風,衝入敵陣,打亂了敵軍的陣型。
白宣瑜則指揮步兵跟進,穩住戰局。
嶽三奎在後方觀戰,只見戰場上塵土飛揚,將士們的怒吼聲、咒罵聲交織在一起。
此時,敵軍陣營中一員大將拍馬而出,直取梅二。
梅二毫不畏懼,策馬迎戰,兩人大戰數十回合,難分勝負。
突然,梅二賣了個破綻,引得對方上鉤,然後繩鏢一掃,直接割破了對方的喉嚨,對方瞬間倒地。
敵軍見狀,士氣大挫。
嶽三奎見時機已到,揮動令旗,全軍出擊。
八萬大軍如潮水般湧向敵軍,他策馬在最前頭,麾下精銳的騎兵緊隨其後,如同一把銳利的尖刀,將北延大軍的防線撕碎,直插北延大軍心臟...
......
前方戰報源源不斷的送到蕭決嶺的大帳,直到傳來北延大軍後退六十里,退回北延國土內的訊息,他才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此戰嶽三奎率領的八萬將士,至少消耗了北延大軍十萬的兵力,北延太子可謂是損失慘重,難怪要後退六十里保持距離。
“前後兩戰加上偷襲消耗的兵力,北延大軍已經摺損三分之一了,再往後北延太子大概就不會輕易跟咱們開戰了。”路晚岑分析道。
然而蕭決嶺卻狡詐的笑了一笑,“孤說過,這一次要讓北延十年內無喘息的機會,他們不打,那孤就打過去。”
話畢,他立刻傳令岳三奎,不必回營,就駐紮在邊線,後日一早,他會親自率領剩下的大軍前往邊線跟他們匯合,下一戰,他要打進北延去。
命令一下,軍中的將士們瞬間興奮不已,恨不得立刻拔營殺到北延去。
一日後,大營開拔,蕭決嶺留了三萬將士駐守,剩下的均跟他趕到邊線。
午膳時分,大部隊順利抵達邊線跟嶽三奎和西塞助軍匯合,蕭決嶺下令稍作休整,午膳後繼續往前走。
未時一刻,距離拔營還有一刻鐘時間,嶽三奎和諸位將領準時來到蕭決嶺的大帳。
蕭決嶺先是嘉獎了嶽三奎前日的表現,說了回京後要好好賞賜將士們,然後才說起正事,“孤先前已經說過,此戰孤要讓北延十年內難以喘息,所以接下來,大軍要深入北延,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孤都不希望各位露怯。”
“今日孤把話說在這兒,半月之內殺到月都,誰能活捉北延太子,孤奏請父皇,賜世襲爵位,讓其家族世世代代享受榮華。”
他這話一出,大帳內一陣唏噓,月都是北延的中心城池,往後三百里便是北延的皇都,打到月都跟打到北延皇都簡直沒有任何區別。
而他們目前距離月都,有六個城池的距離。
半月之內打到月都,平均三天就要攻下一座城池。
若是放在別人那裡,這可能是個很艱鉅的任務,特別是前面還有北延太子阻攔的情況下,可放在這些人面前,卻是實打實刺激他們勝負欲的事情。
幾個沙場老將還算穩重,但以梅二為首的幾個小將此刻已經熱血沸騰,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