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孫子兵法(第1/4 頁)
十五一過就算是出了年了,先前壓著一直沒有發落的事情,終於是有了結果。
翌日一早,皇帝的旨意就傳出來了。
襄王蕭決容謀害兄長,殿選舞弊,大肆斂財證據確鑿,著貶斥為庶人,除皇家玉牒,秋後問斬,凡其黨徒門閥,統統抄家下獄,不得姑息。
德妃杜氏打入冷宮賜死,身邊伺候的宮人不管親疏與否,皆杖斃。
皇帝的旨意很快傳遍了整個京城,一時間所有人都唏噓不已,可他們好像忘了,當今聖上,一直都是這麼狠心的,那些犧牲在奪嫡之路上的皇子,哪一個不是他親自下旨問斬的?
一時間,抄家的抄家,下獄的下獄,刑場上被砍頭的人如過江之鯽,整個皇城彷彿都瀰漫著血腥味。
蕭決嶺叮囑了陳復起,讓他這幾日看著路晚岑,不要讓她出門,他怕刺激到她。
正好路晚岑這幾日忙著訓練雲機閣送來的人,也沒時間出門,等他忙完這一陣,已經是三月了,都開春了。
開春就是春耕,每年春耕,皇帝都要出城跟老百姓一起耕種,親自撒下代表生機的種子,以表自己對百姓的重視,也祈求這一年風調雨順,莊稼豐收。
為了避免再出現像祭神那樣因為嫉妒而謀害手足的事,皇帝不敢再把春耕之事假手於人,大臣一在朝上提起此事,他就立刻表示,自己會親自前往。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內務府和禮部的人原本都準備好了春耕事宜,卻不曾想,南邊突然傳來了海寇侵襲的訊息。
訊息八百里加急送回來,已經到了十萬火急的地步,海寇於二月底突襲濱州海岸,大量屠殺當地漁民,搶奪糧食和錢財,隨後趁濱州海防大軍未曾反應過來,又一路殺殺到了濱洲城,短短一日的時間,濱州城便淪陷。
濱州海防將軍黃文博不戰而敗,被敵人斬殺於城頭,頭顱被懸掛於城牆上,濱州知府也未能倖免遇難,一家十幾口被殺害於家中。
如今海寇已經接連拿下了除濱洲城以外的五座城池,如若再不加以阻止,恐怕整個東南府都要落入他們手中。
一大早,蕭決嶺就進了宮,朝堂上,大臣們就討伐海寇這件事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大多都是主張討伐的,皇帝也是這個意思,可在派誰去這個問題上,大家都犯了難。
東弈國的將士向來不擅水戰,跟海寇交戰,必須在海上把這些人打服了,才能壓制住他們的氣焰。
然而東弈建國百年,也就薛家出了一個熟悉水戰的薛運維,此人用計如神,決勝千里,所帶領的薛家水師在水上如履平地,當年海寇猖獗氾濫,連下東南府十五城,薛家水師不出一月,就收復了西南府,將海寇趕回了琉璃島。
可薛家已經犧牲在了四年前的奪嫡之爭裡,那支精銳的水師,也不復存在,如今想要指望於此,是萬不能了。
朝堂上很安靜,靜到好像能聽見身邊人的呼吸聲,這時候,蕭決衡突然站出來說:“父皇,兒臣以為,我軍將士並不熟識水性,想要在海上作戰怕是不易,不若繼續誘敵深入,將其進入東南府腹地,在陸地上解決敵人。”
因為蕭決容的事,皇帝對蕭決衡日漸有了冷落之心,雖然顧鍾敏呈上的證據鏈已經非常清晰,把所有的過錯都歸到了蕭決容身上,但皇帝心裡清楚,刺殺一事肯定還有別的隱情,讓他不得不懷疑蕭決衡。
蕭決衡當然也感受到了皇帝的冷落,所以才會在這時候迫不及待的站出來,想要皇帝高看他一眼。
可他顯然心急了,根本沒想過這個法子的可行性。
果然,蕭決衡話音落下,就有人站出來反駁他,“微臣覺得不妥,海寇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若是誘敵深入,咱們將百姓置於何地?難不成要眼睜睜看著百姓受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