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天賜機緣(第1/2 頁)
陸雲林又在一堆日常賬務中發現了貓膩。
“你們看,每個月禪源寺的日常支出都是固定的五萬兩。禪源寺的零星修繕維護都是同一批工人,每個月哦,這批工人的工錢是一萬兩。
禪源寺每個月總計固定費用為六萬兩白銀。每月捐贈就剛剛好,就像每月發月例銀子,就那麼剛剛好。
再看看有意思的,如果當月有大額的捐贈,重塑佛像花費就會用去所有錢兩。
不管重不重塑佛像金身,那些工人的工錢都是要領的。
所有的賬都是平的,不多也不少。”
在場的四人都聽的很明白,這些都是做給外人看的假賬啊,哪家的賬怎麼可能平得分毫不差。
看來所有的謎題都在了謎面上,如何破?
找到真正的賬簿,就能揪出這一連串的‘葡萄’。
陸也溪來回踱步,確實如此。
和尚是不領月例的,不可能每月都要領一套僧袍,一雙僧鞋,再者他們是吃素的,吃食上也花不了幾個錢。
抄經用的紙墨筆硯,也是有定數的。再核查一遍,不難。
但香紙供果,法會盛典,不定期的向百姓施捨‘佛粥’,這些就沒有辦法查下去了。
陸也溪想了想,“清點和尚的人數,居士的人數以及做工工人的人數,和人員簿上是否相符。
禪源寺這麼多人,不會自行去購買糧食,一定有供貨的渠道,可以深查。
供香供紙這些屬於燒了就看不見的,但是一定也是有特定的富商供應禪源寺。像這種商戶,每年可是要給寺廟交不少隱形的‘孝敬’。
明面上花了錢買了香紙,實際上都是免費提供給寺廟使用。每年的香客這麼多,商戶就只賣供香供紙,都能收錢收到手軟。
先不管這些日常的小收入,查他們的供貨源,查得底掉。
那幾個村涉及的村民究竟怎麼回事,這需要詳查。
張三、李四、王麻子也許有其人,也許像某個代號,證明捐贈屬於什麼性質,比如某人完成的業績或者這筆錢是哪一個人需要收受的賄賂。”
陸雲林也聽懂了二姐的分析,大家不必拘泥於非要找到賬本。需要抓大放小,既然已經知道了方向就可以去做了。
姜萊沒有查案的權利,他只是中書省的一介侍郎,關於錢兩還得找阿爹陸行知。
陸也溪又發了話,“夏侯煜,你安排人先清點寺廟的人員,再把這些看似無用的資料都帶走。先帶到陸府,我請我阿爹過一過眼。
雲林,你以阿爹的名義,去一趟大理寺請周大人到陸府一敘。
五皇子你也隨我們回陸府吧。”
陸雲林聽了她二姐的話,先行離開了。
陸也溪還去看了重塑金身的幾尊佛像,看著都金光閃閃的,周邊還有寶石的襯托,貌似是花了不少的銀錢。
正在修繕的那尊大佛,遠遠的可以看見,四周都用木柵欄圍了起來。
架在大佛上的竹竿更是將大佛圍得嚴嚴實實,像現代施工的腳手架,但是也太密實了些。
還不待陸也溪開口,夏侯煜一個飛身就上了大佛邊的竹架子,替陸也溪觀察大佛的施工情況。
陸也溪當著眾人給了夏侯煜一個飛吻,夏侯煜雖然面上有責怪,心裡卻甜得不行。
很快夏侯煜就飛回了陸也溪的身邊,攤開手掌裡的棉布,裡面有他颳了些許的金漆。
陸也溪拿著細看了,用手再捏了捏,心裡很快就有了數。
這些人也真是強,這個朝代就可以想著用銅鋅來代替真金。肯下工夫,也不知道試驗了多少次才得到了這一本萬利的方法。
幾人的密謀,其他人自是不知曉的,等陸也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