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愛美的母親(第1/2 頁)
心情好了些後,我特地去網上搜了一下,為什麼人們喜歡吃甜食?
得到是,好幾種因素——生理因素、遺傳因素、文化因素等。
生理因素,是甜食會讓人類的大腦產生一種叫多巴胺的東西。
我們普遍認為,多巴胺是一種可以讓人快樂的物質,但目前的藥理學研究認為,多巴胺其實是在增強動機強度。
簡單點說就是,如果你想要某種東西,多巴胺就會推動你去實現它,得到它;如果你不想要某種東西呢,多巴胺就會帶著你離開它,躲開它。
這樣下來,你說,人能不快樂嗎?
想要的東西,有了,不想要的東西,走了。
人生裡,剩下的,只有快樂!!
那麼,就有人問了,那我可以一直吃甜食活著嗎?
我想要一直快樂。
這個嘛,醫生應該會說,不建議這樣生活。
因為一個人身體所需營養是多種多樣的,除了甜食中的糖分,我們還需要各種維生素,礦物質等。
況且,還記得人類對於食物的適應性嗎?
一樣東西吃多了,也是會變得不好吃的。
主要是,人類對於這種口感適應了,感覺不到新鮮了,自然而然地就沒有一開始吃某種美食的那種驚豔感了。
所以,對於食物,我們要時不時地換一換口味。
遺傳因素,說是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對於甜味的認知經常是和高能量的食物聯絡在一起的,比如水果是甜甜的,又比較少得到。
所以人類對於甜品的喜愛,是藏在基因的記憶裡的。
文化因素,說是在許多文化中,甜食經常和慶祝有關,比如過生日要吃生日蛋糕,萬聖節可以到處要糖果吃,人們結婚的時候也會準備喜糖、喜餅之類的東西。
跟獎勵應該也有關係,比如小孩子表現好時,會獎勵一顆糖果。
……
我將這個知識點默默地記下來,如果以後自己心情不舒服了,那就找些甜的來吃一吃。
一頓晚飯,斷斷續續地,持續了兩個多小時。
享受美食的感覺,的確不一般啊。
當天晚上,我和素素都捧著裝得滿滿當當的大肚子回了房間。
飽餐一頓的感覺總是不錯的,只要,別吃太撐了。
餓肚子不太舒服,吃撐了也是不太舒服的。
那天我打了很多飽嗝,也就是所謂的噯氣。
年紀大了,消化能力也會相應地下降,所以直到睡覺之前,我的肚子還是撐的。
第二天醒來,也一點兒都不餓。
素素也是隻泡了兩杯咖啡。
剛好她也忘記買做早餐的食材了。
喝完咖啡,素素去上班,我打我的字。
享受歸享受,但工作也不能落下。
生活有些千篇一律,細節處也有些許不同。
當天,我還是碼了四千字,午飯也還是自己做的,但吃完午飯我出門逛了逛。
這次出門是一個很隨意的決定。
我隨意地換了身可以出門的衣服,休閒的能活動開四肢的就行,隨意地選了個方向沿著街道走。
工作日的午後,街道上沒什麼人,遇到的也基本都是已經退休的老人。
我們相互路過,都是陌生人,也沒必要打招呼。
我有時候不確定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小時候在農村,每個村裡的人幾乎都相互瞭解,誰和誰是什麼親戚關係,我應該在輩份上叫對面的人什麼,是婆婆還是嬸嬸,他們都知道。
只有我們這一代的孩子不清楚。
有時候想要禮貌地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