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手把手教學(第1/2 頁)
“在工廠生產過程中承擔關鍵工序的關鍵裝置,是產品更新換代和提高產品質量要求的重要一環,咱們公司技術改造人員在對此類裝置進行改造時,除了要將其資料顯示化,還要提高裝置結構的技術水平,這樣才能擴大其生產能力。
在執行過程中能源消耗量大的高耗能裝置,比如壓力容器、模具專案部的鍋爐,它們還有改進、最佳化的空間。
還有部分損耗嚴重,幾次大修之後,效能無法達到規定工藝要求的裝置、技術陳舊落後,技術經濟效果差的裝置、容易產生環境汙染的裝置,還有使用中存在安全隱患的裝置。
你們裝置部門、安全部門都得上心。別整天只知道去國外買買買,不知道低頭看看自家院落裡的三瓜兩棗。”
周瑜這一番提點,把鄭承瀚等人說的是面紅耳赤、呼吸都急促了幾分。
因為西蜀新科這段時間一直在增加公司專案,而且基本都是高精尖工業專案,所以為了達到專案要求的標準,幾乎只能是技術專案小組要求什麼裝置、什麼工藝,就會直接去買裝置、找授權,根本就沒有想過自己學習,自己研發最佳化裝置這一說。
“我也知道大家最近都很忙,但忙也要分清楚先後主次問題,像那種老化、能耗高效率低、已經有過三次大修以上的裝置,就應該趕緊淘汰並且最佳化新裝置。
要多聽取生產一線的技術員提出的建議,那些工藝線路的改動和部分裝置的變動,不能一拍腦袋就決定,必須要要落實車間主任負責制。
車間主任、裝置部管理、生產部管理都得打起精神,公司一直在更新增加投資計劃的內容和資金池,裝置改造最佳化方案可以由公司工廠的裝置研發部和技術研發部們共同完成,也可與各大高校科研院所或專業設計機構完成。
但原則只有一個,自主自研,不能有外部不穩定因素的干預,更不能做幾份賬來中飽私囊,這段時間,我們已經清退了一部分管理,所以大家應該心中有數。”
講了一會兒技術和裝置研發最佳化方向,周瑜緊接著指著自己手邊的操作裝置,說到:“還有這一堆操作專案,明明是肉眼可見的繁瑣,但是在掌握了工藝要點之後,我們為什麼不能對其進行整合、最佳化成一個新平臺的呢?
設計研發一個手機零配件通用組裝平臺,將安裝EP鋼片,攝像頭,FPC,主機板,副板,LCD轉接 FPC、音腔 BOX元件、前攝支架、馬達等專案進行拆分、最佳化,然後成為一個新平臺。
還有我們天璣10的內建電池組裝工藝,完全可以依靠這個工藝技術進行發展,研發出更優秀、更具有擴充套件功能的手機電池組裝裝置,畢竟現代社會,除了手機之外,還有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以及部分電子儀器類的電池需要組裝電池的工藝技術。
機械臂將手機框進行翻轉,將手機電池框內有可能存在的異物進行檢測和清除,然後撕除手機電池框內的離型膜,檢測之後,將手機電池貼裝入手機電池框內並檢測保壓,最後將貼裝好的電池碼掃描至系統當中留存,可以讓我們隨時對其進行溯源,並且查詢到準確的批次。
除此之外,手機螢幕組裝工序、電池蓋組裝工序、攝像頭支架組裝都可以進行最佳化,記錄好裝置各類引數、壓力指數、產品質量引數。
就像我剛剛所講的那樣,我們要完成這些工藝的最佳化,就必須在足夠了解工藝技術的同時,擁有優秀的程式設計知識、機械加工設計知識。”
西蜀新科裝置部、生產部、技術研發部門等一眾手機專案相關技術部門的中高層們就像是中學生聽講一般,或是低著頭,一邊整理著自己的小筆記,一邊頻繁抬頭盯著周瑜的一舉一動。還有的甚至已經找來了周瑜身旁這些裝置的說明書、工藝要求標準,在聽講的同時,思維發散到該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