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推進(第1/2 頁)
不用周瑜繼續說下去,張俊平與李賢審兩人的眼神都嚴肅了下去。
依照西方公司那不擇手段賺錢的本質,到時候再三宣告自己只是架構提供商的中立企業,絕對會做出不中立的事情。
李賢審看著桌子上的這份資料,有些語氣艱難開口道:“不選擇Arm,我們就要選擇因特爾的授權合作方案。因特爾的複雜指令集X86晶片,效能強大來源於晶片整合規模大,功耗高,只適合電腦端等大空間電子裝置。
手機電池供應不了這個複雜指令架構的晶片,我們將因特爾的複雜指令架構納入方案,也是想試探是否可以在膝上型電腦這種可攜帶的電子裝置進行發展,同時想辦法繼續最佳化咱們現在得到授權的因特爾xscale系列晶片。
天璣10使用了太多極簡化設計,才勉強能夠讓這顆晶片的功耗下降到可接受的程度。”
周瑜聽到半導體部門與系統工程部門聯合研發之後有這種未雨綢繆的超前想法,心下安穩了許多。
但也就像他提出來的那樣,公司研發資源不足以支援研發一個龐大的生態網路和這個生態網路使用的指令集,同時也更不可能“多開”,推行兩顆架構完全不同的晶片設計研發方案。
Arm公司的CEO羅賓開發了IP授權的商業模式:Arm公司不生產和銷售晶片,而是出售晶片設計的技術授權。
不僅避免了和因特爾等晶片巨頭直接競爭,還因為主動擴大授權合作企業,快速滲透市場,活下來成為了晶片設計領域的巨頭。
但是Arm的CEO羅賓並不知道,他引以為傲的中立合作授權商業模式,在一個半導體晶片產業落後的地方,竟然被幾個“乳臭未乾”的小子看不起,甚至在十幾年後,Arm公司高層也主動打破這一模式的中立,選擇對某些合作企業進行限制和踢出授權。
周瑜知道前世的Arm公司做出了這種事,他同樣不敢賭這一世,異世界的Arm會不這麼做。
很明顯,兩位半導體和系統領域的負責人也在思索該怎麼處理,所以才會如此糾結、猶豫。
看到兩人臉上的較久,周瑜拿過方案檔案,斬釘截鐵道:“我們現在就需要設計定義ALU算術邏輯單元、暫存器組、控制單元、快取等功能模組,確定功能模組的互動,與其猶豫選誰,不如抓住目前能夠發揮最大功效的方案。
Arm公司目前是我們最容易獲得優質架構授權的公司,就找他們商議架構授權,等我們資金充裕的時候,買斷該架構就行。
在框架協議內,只要有授權,獲得那些資料和協議,我們再魔改最佳化框架,他們又能如何?
因特爾這家企業,我反正是信不過的。”
作為公司的實權掌控人,同時在技術研發領域又有眾人認可的敏銳嗅覺,周瑜做出了決定,李賢審與張俊平在思索幾秒後,都不約而同點頭。
“您說的是,時間不等人,再猶豫下去,等我們調查收集完資料,應該都過去一兩個月了。”
“系統工程要與晶片緊密合作才能讓兩者發揮最強的功耗和表現力,精簡架構晶片在系統領域,有簡單快捷的響應,對手機晶片而言,的確是最優選擇。”
周瑜聽著兩人肯定的回應之中還有種淡淡的馬屁味道,卻是沒有輕易放過兩人負責的專案問題。
他對李賢審說道:“設計了晶片之後,你們專案部門內部自己要編寫一系列的檢測程式,來檢查晶片是否能正確執行所有的指令,這項任務不能外包出去,也不要去請求系統軟體工程部門幫助。
還有那群研發光催化材料專案的博士、研究生,幾個月過去了,還在理論探索,沒有實際動作。
你去問問他們,是差什麼裝置和材料,列個單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