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好事’。(第1/2 頁)
站在文嘉帝身側貼身伺候的鄭錢連忙小跑上去,雙手虔誠地接過那封承載萬鈞重擔的國書。
再轉身快步走回去,將那封國書恭敬地遞到文嘉帝手邊。
主位高臺以珠簾垂掛,況且天子威嚴,常人如何敢直視,是以並無任何人可以窺探文嘉帝在看見這封國書時做出的神態反應。
站在大殿中央的大月使臣則是說明此番出使大昭的另一番來意。
“陛下,我朝陛下盼與大昭再結秦晉之好,特送來安樂公主,安華公主,以此期盼大月與大昭兩國情誼綿長。”
言下之意已經表達的很清楚,美人已經送來了,你們是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
使臣話音一落,北雪晴和上官雲霞便施施然走上前朝文嘉帝行禮問安。
文嘉帝看著站在玉階下那二位絕色佳人,他的心裡犯起了難。
大月陛下可真是給他送來兩塊燙手山芋,偏偏為了兩國顏面這兩塊燙手山芋還不能隨意處置。
這二人怎麼說也是大月送來的和親公主,若要婚嫁,那這和親物件的身份低了面子上也不大過得去。
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平白的放兩顆釘子在自己身旁,是個人也不會樂意答應,任憑這二位是如何的絕色佳人。
退一萬步,就算取消和親,也得拿出一個合適的理由。
畢竟皇室的體面不容有失,任何時候都不能給旁人留下可以詬病的話柄。
坐在一旁的常溪瞧他們這架勢大有土匪的作風,勢必要把這二位美人嫁入大昭皇室,怕是另有所圖。
果然,大月使臣見文嘉帝遲遲不肯開口應答安樂和安華二位公主的婚嫁之事。
於是,按照先前的計劃,大月使臣提出一個得寸進尺的請求,那便是替大月陛下求娶大昭公主為妃。
此言一出,來赴宴的眾人當即便炸開了鍋,不少人紛紛開始竊竊私語。
尤其是坐在文嘉帝身旁的皇后臉上更是毫不掩飾的不樂意,只因如今宮中適齡待嫁的公主只有她所出的朝陽公主。
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自古以來的和親於女子而言無異於斷送後半生。
皇后是朝陽公主的生身母親,憑著母女之情,她如何能捨得女兒遠嫁。
況且她的女兒朝陽公主還要留著為太子拉攏權貴,換取旁人對太子的效忠,遠嫁大月又如何換取利益,就算是為了利益,那也不應該嫁給大月陛下。
那大月陛下已經年邁,不知道什麼就會駕崩,為此搭上一個年輕貌美的公主著實是不划算的。
所以,多番權衡之下,皇后及太子一派的人是絕不可能答應朝陽公主遠嫁。
只是這樣的話,大月送來的和親公主勢必要得到妥善的安置,即便不入文嘉帝的後宮做后妃,至少一個王妃的名頭是跑不了的。
如此一來,太子和安王一派的人那可就恨不得敲鑼打鼓的慶祝。
眾所周知,寧王和燕王二位殿下府中的正妃之位至今虛位以待。
寧王倒是納了側妃,留著正妃之位不過是為了迎娶如同常溪一般身後有著強大家族支援的女子。
至於慕容昭,他那王府幹淨的跟和尚廟沒什麼兩樣,除了負責灑掃的婆子是女的,其餘的全是男子。
此時,寧王和慕容昭已經感受到眾人朝他二人投來的幸災樂禍的眼神。
慕容昭表現得淡定如初,似乎無論娶誰都可以。
倒是寧王有些維持不住自己在外營造的翩翩公子的假面。
若論諸皇子在文嘉帝心目中的地位,他們所有人加起來也趕不上慕容昭,那這迎娶和親公主的苦差事到最後八成會落在他的頭上。
沒想到千算萬算卻算漏了這一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