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華劇生旦淨末丑,我許若風最適(第1/2 頁)
第162章 華劇生旦淨末丑,我許若風最適合男旦
張穎的關於金哲和許若風二人的風格評價非常正確,算是說到了粉絲心坎裡,粉絲們認為,金哲雖然唱的很好,但他是那種三好學生型別的,走的是正統路線,很守規矩,卻也丟失了一部分魅力,人的天性是喜歡冒險刺激的,有人喜歡金哲這樣的好學生,也有人喜歡許若風這樣的偏科生。
把個人風格貫徹到極致,這就是許若風的音樂理念,目前看起來戲腔很受歡迎,那麼以後許若風的音樂作品,就可以在戲腔上多下功夫。
張穎一向以毒舌著稱,非常嚴苛,卻再一次給了許若風好評,並且對許若風的讚美很大方,毫不吝嗇,看得出來,她是非常喜歡許若風這種風格的,而且她也看到了網上的負面新聞,所以也在開導許若風,讓他不用擔心。
“謝謝老師的教導,我會記住的!”許若風象徵性的感謝導師。
這種在公眾面前保持禮貌的形象的做法非常好,有利於提高許若風的個人魅力。
“好的,謝謝張老師,也恭喜許若風得到了又一個好評!那麼接下來請徐蔚老師評價!”主持人李飛說道。
全場的目光瞬間集中在音樂鬼才徐蔚身上。
徐蔚說道:“我個人非常喜歡這首歌,其實風格很接近傳統的民歌,但又很像戲曲,只是這個黃梅戲我們從未聽說過,關於這一點,你給我們解釋一下!”
這個問題也是所有人非常好奇的,很多人心裡在想,難道黃梅戲是許若風自創的?應該不可能吧,他就算再有才華,也不可能獨創一門全新的戲曲種類啊,那已經不是天才所能做的事。
一門成熟的戲曲種類,需要經過漫長時間的積累,經歷無數先輩的改良與奮鬥。
觀眾們匪夷所思,顯然,自創是不可能的,那會是什麼呢?
關於這一點,許若風早有對策,他說道:“黃梅戲只是個名字,並不是全新的戲曲種類,我深知,一個全新的戲曲種類,需要經歷時間與先輩的努力磨練,並非我一個人能做到!”
徐蔚先是愣了一下,而後點頭:“說的也是,像我們的傳統戲曲華劇,起源於五百多年前的青國,當時只是走街串巷的小商販為了討生活,而自編的歌曲,後來才慢慢發展成了戲曲!”
這點許若風瞭解過,在這個世界,這個國家,華夏,只有一種戲曲種類,那就是華劇。
起源時間較短,當初也是幾個賣藝的人在大街上編了歌曲,唱歌賣藝,很受百姓歡迎,後來慢慢改進,融入了更多的東西,比如專業的身法,專業的唱腔,還有各類民族樂器,逐漸的完善了華劇。
華劇有生旦淨末丑五類角色,這點跟許若風前世的世界一樣,沒什麼不同。
華劇歷史上的大師,經典作品,包括當代名師,還有其他資訊,許若風簡單瞭解過。
如果按照許若風的風格,那他最適合旦角。
歷史上的男旦大師,也有那麼一兩位,在以前娛樂業不發達的時候,去戲院聽戲,看大師唱戲,那真的是一種享受,說是萬人空巷也不為過。
只是今天娛樂業過於發達,人們的娛樂方式五花八門,很少有人再去戲院聽戲,戲曲逐漸走下坡路。
徐蔚說道:“你在這首歌上表現出了很高的音樂素養,歷史上,才子佳人的故事很多,大都是民間傳說,你把這種民間傳說和流行音樂,戲腔,完美的結合,這種極具天賦的創造力,非常讓我佩服,而且你的戲腔,更有進步,我感覺有點偏向傳統戲曲的唱法,聽著更加美妙,非常享受……”
徐蔚的點評很全面,他也是非常欣賞許若風的才華,在許若風身上,徐蔚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謝謝老師,我會繼續努力的!”許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