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成長的足跡(第1/2 頁)
鍾佑安:初三的拼搏歲月(15 歲)
初三的鐘佑安,生活像是被上緊了發條的時鐘,緊張而有序地運轉著。每天清晨,天還未亮透,他就被鬧鐘喚醒。簡單洗漱後,坐在書桌前,在臺燈昏黃的光線下,開始背誦英語單詞或語文古詩詞。他深知,這是中考衝刺的關鍵時刻,每一分鐘都不能浪費。
在學校裡,課堂節奏明顯加快。語文課上,文言文的篇幅更長、理解難度更大,但鍾佑安的眼神中始終透著專注。老師講解《出師表》時,他不僅認真記錄重點字詞和翻譯,還深入理解諸葛亮的忠誠與智慧在文中的體現。當老師提問時,他總能準確回答,還能結合歷史背景闡述自己的見解,讓同學們讚歎不已。
數學的課程充滿了挑戰,各種綜合題型層出不窮。鍾佑安在筆記本上詳細記錄每一種題型的解題思路,遇到難題,他會在課間與同學激烈討論。有一次,一道幾何與函式結合的壓軸題難住了大家,他和幾個同學圍在黑板前,你一言我一語地分析條件、嘗試輔助線的做法。“我們可以嘗試連線這條線,構造相似三角形。”鍾佑安邊說邊用粉筆比劃著。
英語課對口語和寫作的要求更高了。他積極參與課堂上的情景對話練習,發音標準、表達流暢。在寫作練習中,他精心構思文章結構,運用豐富的詞彙和複雜的句式。為了提高英語寫作水平,他還養成了寫英語日記的習慣,記錄每天的趣事和心情。
課間休息時,鍾佑安也沒有閒著。他和同學交流學習心得,互相鼓勵。有同學對化學實驗現象理解困難,他會耐心解釋:“這個反應產生沉澱是因為兩種物質在溶液中發生了離子交換,生成了不溶於水的物質。”他的講解通俗易懂,讓同學豁然開朗。
體育課對於初三的學生來說是緊張學習中的放鬆時刻。鍾佑安在體育課上盡情釋放壓力,他參加了中考體育訓練專案,長跑、立定跳遠、實心球他都認真練習。每次長跑訓練,他都咬牙堅持,調整呼吸,鼓勵自己突破極限。他知道,體育成績對中考也至關重要。
放學後,鍾佑安通常會留在教室裡繼續學習,完成作業後,他會針對自己的薄弱科目進行強化訓練。遇到不懂的問題,他會向老師請教,或者回家後透過網路學習平臺查詢資料。晚上覆習完當天的課程,他會制定第二天的學習計劃,合理安排時間,確保每個科目都能得到充分的複習和預習。
鍾逸軒:初一的新奇之旅(13 歲)
初一的鐘逸軒,帶著對新環境的好奇與期待開啟了他的初中生活。每天早上,他都精神飽滿地揹著書包走進校園,書包上掛著的卡通掛件隨著他的步伐晃動。
課堂上,一切都是那麼新鮮。語文課,他沉浸在現代文優美的語句中,感受作者的情感。當學習《春》這篇課文時,他彷彿能看到朱自清筆下那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象。他積極參與課堂互動,朗讀課文時聲音洪亮、富有感情。在作文寫作中,他嘗試運用新學到的寫作手法,將自己的想法生動地表達出來。
數學對鍾逸軒來說是一個充滿趣味的挑戰。他喜歡探索新的數學概念,從有理數到一元一次方程,每一個新知識都像開啟一扇通往新世界的門。他會在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課後認真完成作業。遇到難題,他會先自己思考,實在想不出就向哥哥鍾佑安請教。“哥哥,這道方程題我不會,你教教我。”鍾佑安總是耐心地給他講解解題思路。
英語課上,鍾逸軒對那些陌生又有趣的單詞充滿了好奇。他跟著老師大聲朗讀單詞,模仿發音。在小組對話練習中,他努力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雖然有時候會說錯,但他並不氣餒,反而更加努力地練習。課間休息時,他會和同學互相考單詞,或者用簡單的英語對話。
課間是鍾逸軒最歡樂的時光。他在教室裡和同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