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大四的砥礪與沉澱(第1/3 頁)
鐘樂萱:實習與論文的雙重挑戰
大四的鐘樂萱,面臨著實習與畢業論文兩座大山,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與機遇,她如同一位勇敢的攀登者,堅定地向著目標前行。
實習單位是一家頗具規模的文化傳播公司,主要從事各類文化活動的策劃與執行,以及文學作品的推廣。鐘樂萱初入公司,內心既充滿了期待又有些許緊張。在入職培訓期間,她認真聆聽公司的歷史、文化、組織架構以及業務範圍等方面的介紹,手中的筆不停地記錄著關鍵資訊,眼睛裡閃爍著對新知識的渴望。培訓師問道:“大家對我們公司即將開展的一個傳統文化節活動有什麼初步想法嗎?”鐘樂萱思索片刻後,鼓起勇氣回答:“我覺得可以設定一些傳統文化體驗區,比如書法、剪紙、茶藝等,讓參與者親身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邀請一些文化學者舉辦講座,增加活動的文化內涵。”培訓師微笑著點頭:“這個想法很不錯,很有創意。”這小小的肯定讓鐘樂萱信心倍增。
正式開始實習工作後,鐘樂萱被分配到活動策劃小組。她的第一個任務是協助策劃一場校園文學創作大賽的推廣活動。小組討論會上,組長說道:“我們要在短時間內吸引眾多大學生參與,大家想想有什麼好的推廣渠道和方式?”一位同事提出:“可以在各大高校的論壇、貼吧釋出活動資訊,這些地方學生關注度高。”鐘樂萱補充道:“還可以聯絡學校的文學社、學生會等組織,讓他們幫忙宣傳,這樣更能精準觸達目標群體。而且我們可以設定一些有吸引力的獎品,比如知名作家的簽名書籍、寫作課程培訓券等。”她的建議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活動推廣工作順利開展。在執行過程中,鐘樂萱積極與各高校社團溝通聯絡,耐心解答他們的疑問,及時處理出現的各種問題。她對一位詢問活動細節的社團負責人說:“我們這個活動不僅有豐厚的獎品,還會為優秀作品提供出版機會,這對熱愛寫作的同學們來說是個很好的展示平臺。”社團負責人興奮地回應:“那太好了,我們一定全力宣傳。”鐘樂萱笑著說:“那就辛苦你們了,有任何問題隨時聯絡我。”
在畢業論文方面,鐘樂萱選擇了“當代文學作品中的女性意識覺醒研究”這一課題。她首先深入圖書館,在浩如煙海的書籍和學術期刊中搜集相關資料。她常常在圖書館的角落裡一坐就是一整天,周圍堆滿了各種文學作品和研究文獻。她一邊閱讀,一邊在筆記本上記錄著重要的觀點和資料,遇到有啟發的內容,會興奮地小聲自言自語:“這個觀點很新穎,可以作為我論文的一個重要支撐。”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中,她發現不同學者對女性意識覺醒的界定和分析角度存在差異,這讓她陷入了思考。她與導師交流時提出自己的困惑:“導師,我發現對於女性意識覺醒的理解眾說紛紜,我該如何在論文中確定一個清晰合理的研究框架呢?”導師耐心地解答:“你可以從多個維度去綜合考量,比如從女性的自我認知、社會角色轉變、情感表達等方面入手,梳理出一條主線,然後對不同作品進行分析解讀。”鐘樂萱若有所思地說:“導師,您的意思是先構建一個大的框架,再往裡面填充具體的作品分析,對嗎?”導師點頭:“沒錯,這樣可以使你的論文結構更清晰,邏輯更嚴謹。”
根據導師的建議,鐘樂萱開始對具體的文學作品進行深入分析。她選擇了多部具有代表性的當代文學作品,如《致橡樹》《她世界》等。在分析《致橡樹》時,她與同學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同學說:“這首詩表達了女性對平等愛情的追求,是女性意識覺醒的典型體現。”鐘樂萱點頭表示同意:“沒錯,但我覺得它還反映了女性在愛情關係中對獨立人格的堅守,不僅僅是平等,更是一種精神上的自主。”同學疑惑地問:“你是怎麼從詩中解讀出獨立人格堅守的呢?”鐘樂萱翻開詩集,指著詩句說道:“你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