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六年·其二(林明月視角)(第1/2 頁)
第二年
學姐走了。
學姐已經在這裡待了四年,終於覺得待夠了,決定回到市裡的學校去教書。
臨行前,我送了學姐一幅水粉畫當做禮物。
畫的是她給孩子們上課的場景。
隔壁的房間很快空了下來,學姐走的那天,她家裡人開車過來接她,我們幾個人幫她把東西搬到了門口的車上。
老校長如願以償的把人趕走,總算願意給學姐好臉色看了,說話再也不夾槍帶棒的。
不過我感覺,這老頭知道學姐要走,心裡並沒有很高興,反倒還有點難過。
滿是歲月滄桑的深褐色瞳仁裡,無不透著股難言的傷感。
學姐砰的一聲把後備箱的門合上,黑眸裡有笑意,玩笑說:“老校長,這次我是真的要走了,以後就沒人管你抽菸了。”
老校長擺擺手,滿臉嫌棄,“要走趕緊走,以後可別再回來這破地方了。”
我想,他是真的不希望學姐回來。
學姐轉過身去和家人說了幾句話,又走了過來,拿出兩包中華牌的香菸,塞到老校長手裡。
“收下吧,知道您老人家喜歡抽。”
“不過還是少抽點菸,對身體不好。”
白色小轎車在崎嶇的山路上前行,很快遠去了。
學姐走後,老校長開始看我不順眼起來,時不時給我挑刺,催促著我趕緊走,別留在山旮旯裡浪費大好人生。
這怎麼能叫浪費呢?
書上明明管著這叫“無悔青春,不負韶華”。
我不想走,離開這裡,暫時沒地方可去。
而且,我挺喜歡現在的生活的。
城市的繁華過於宏大,它的高樓大廈,人潮人海,輕而易舉的就能將一個人淹沒。
這是個很好的地方,能讓浮躁的心靜下來,去尋找一個答案。
今年學校的狀況好像變得更糟糕了,不僅少了一位老師,而且只新招到九個學生,更別提還有幾個學生轉學去了其他學校。
有個好心的社會人士往這裡捐了一批桌椅。
那天,我們全校師生集體出動,陣仗頗大,忙活了一節課,把原來舊的木桌和椅子全都替換成了嶄新的桌椅。
孩子們排著隊,開心的領到了新的作業本和筆。
老校長叫我給那位匿名捐贈人寫感謝信。
我在辦公室裡琢磨了好幾天,寫完後,讓孩子們在信紙的後面簽下名字表示感謝,託郵局的人把這封信寄了出去。
要做一個好的老師需要學習很多東西。
我開始鑽研讓知識變得更易於理解的方法,努力的讓課堂變得有趣一點,讓孩子學習的到更多的東西,開闊眼界。
對村子裡的人來說,走出大山有兩條路:
一是讀書,二是外出打工。
我希望,我的學生都能走上第一條路。
於他們而言,讀書也許不是最好的出路,
但確實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待的時間長了,每天在這小村子裡教書,記憶中城市的輪廓逐漸變得模糊,連帶著那些過往,快要被遺忘的乾淨。
閒著沒事做的時候,我會提著桶顏料,給學校的圍牆畫畫。
有次老校長路過,皺著眉頭停下來,雙手負在身後,目光落在這面看起來不倫不類的牆上,打量了好一會兒。
我以為他要藉機挑我的刺。
哪成想這老頭只是點點頭,說了一句“畫的不錯”就走了。
我斷斷續續的畫了兩個月,終於完成了這項改造工程,原本破舊的圍牆煥然一新,學校也看起來更有活力了。
林祁經常打電話給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