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此馬非馬;褚英傳突然發現,利益是權力和陰謀的聯結點(第1/2 頁)
柯雄俊,柯基長子,高階神聖武士。
他的司職,是聖靈教會武土大統領,兼任財政司屬下教會物資議會行政軍;簡單來說,柯基這個兒子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少年英才,是教會里管錢財和物資物料的官。
羅一鳴認為自己可以藉助柯雄俊來力挽狂瀾,就是因為,專用於押運財物的馬匹和裝備,是柯雄俊親自採購和管理的。
羅一鳴那個邪惡的絕地反擊計劃,就是想把柯雄俊請到這裡來,讓他當場證實那把匹馬的價值之大,是足以將池芸芸再次判定為死罪;成功的話,就一了百了,萬事大吉,皆大歡喜了。
因為,這十位五司十部派來專員,他們的司職在教會之中,多是中級以上的使徒,比柯雄俊的地位至少整整低了一個檔次;所以,這十位專員裡頭即使有五人是柯基的門生,哪怕是最得柯基寵信的羅一鳴去請柯雄俊,柯雄俊也不會鳥他。
原因很簡單,因為柯雄俊在某些基因上,是完全承繼了他老子的——為人為官比較有原則性,相當愛惜名譽;雖然沒有他老子的問題嚴重,但其性格上,也稍稍一根筋。
請柯雄俊出來,讓人家當面對神聖使者講假話,報假賬,這是明擺著讓人家犯錯咧!人家怎麼可能答應?
這樣棘手的事情想明白後,十位專員還是回到了原點: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沒人願意自告奮勇出來去辦這個事情。
他們非常焦急。
柯基現在不僅非常焦急,而且倍受煎熬。
因為案子審到現在,褚英傳已經讓人去請神聖使城裡,最權威的畜牧醫生了——等專家過來之後,只現場驗證了那馬的肚子裡,確實存在有金屬異物的話,犯人就可依律宣佈當場釋放。
到那時,柯基就成了史上第一樁假冤假錯案的現場責任人,被釘在恥辱柱最上面、最醒目的位置。
反觀褚英傳這邊,瑪隆已經前提前準備享受勝利果實了,心態那是相當的輕鬆愜意。
褚英傳倒不是這麼想。
畢竟他經歷過十拿九穩然後一敗塗地的慘痛教訓;經過那次教訓,他學會了一個道理:結果沒有正真出來之前,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提前慶祝的。
“瑪隆!你再幫我想想!案子審到現在,還有什麼意想不到的漏洞和危機嗎?”
褚英傳雖然有過目不忘記的本事,他重案這件案子到現在,能夠把對面殺了措手不及,搞得對面風聲鶴唳,所用的,都是從教會圖書館裡新學來的知識。
以他的個性,他不可能不明白一個道理:從書中學來的東西,只是經過單簡實踐運用的話,很難將所學的一切做到全面的融匯貫通,得心應手;如果現在就像瑪隆一樣,把“得意”二字完全刻在臉上的話,很容易搞出問題來,自己怎死都不知道。
瑪隆聽了褚英傳的話後,只好把“高興”和“得意”收起來,趕緊對自己半世所學進行搜腸刮肚。他跟了褚英傳不過幾天,就開始被對方的行事風格給傳染了,開始戒掉毛躁,懂得遇上問題要深思熟慮。
“老大!我覺得不會再出什麼么蛾子了!因為在教會司法的程式上,我們已經做到無懈可擊……”
說到這裡,瑪隆的眼神突然有了些變化,不過很快就恢復如常,只聽他接著說道,“除非他們敢枉法,不然,他們沒有機會了的……他們敢嗎?我看,不會……而且,應該也辦不到……”
瑪隆說著說著,口吻竟然變成了自言自語。
把一切看在眼裡的褚英傳,是不可能放過瑪隆這種細小的表情變化的,他馬上用命令口吻說:“我不喜歡猜想和僥倖,有想法就說出來!”
“本國的法律制度比較特殊,司法許可權一分為二。教會和國家在司法權上,相互監督、相互制衡;但在原則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