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堅守衝關(第1/2 頁)
王和的內心激動無比,王家一直以來都是長子繼承家業,如今大哥王璽已逝,二哥王撼和三哥王瞻皆兵敗被俘,猶如喪家之犬。即便六皇子李章韜求和,將二人放回,估計父親王仲衡也會對他們的能力產生質疑。
如今唯有自己未犯過錯,若能得到胡婉晴,那無疑是立下了不世之功,日後必定是繼任家主之位的不二之選。
楚驍雖已事先將王仲衡的幷州大軍攜帶有精良投石車這種攻城器械之事告知六皇子李章韜,然而面對王家最為精銳勇猛的軍隊,衝關把守的將士們似乎難以應對,初期便節節敗退,已然失去了多個戰略要地。
此等軍情迅速傳入長安城的景初帝耳中,朝中不少大臣皆憂心忡忡,擔心王仲衡會直接打入京城造反。畢竟衝關向來是重兵把守之地,若說前線戰事不利的原因,那便只能歸咎於李章韜這個年僅十五歲的領兵之人身上了。群臣們皆提議召回楚驍或者秦王,亦或是由三皇子李章平前去督軍。
大皇子李章灃的面色猶如那陰沉沉的天空一般,難看至極。顧清舞的前朝身份他尚未洗清嫌疑,如今又是王家作亂,他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所有人懷疑排斥的物件。連禦敵守衛秦地這種事情都輪不到他這個長子,心中猶如打翻了五味瓶一般,萬般滋味湧上心頭。
還有許多朝臣保持中立,宛如那風雨中的牆頭草一般,比如林若棟和吳誠,他們雖無法管住自己的所有門生故吏,但只要自己緘默不語,便是表明了態度和立場。
二皇子李章暨已然是忙得焦頭爛額,替自己這個六弟收拾著爛攤子,如今盧斜谷提防柳家,自己就算有心請纓,也是無人可用。只能老老實實地當著兵部的家,為衝關守軍做著後勤工作。
景初帝深知當前局勢的確萬分危急,儘管他內心深處想要偏袒這位與皇后白離離所生之子,但在此等關乎李家生死存亡的重大決策面前,他實在無法過多表露這種情感。要知道,這場戰爭的勝負直接關係到整個李家王朝的興衰榮辱。
然而,就在此時,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人物出現,楚雲玄竟然毫無徵兆地返回了長安城!而且更讓人驚訝的是,他此次回京並未事先向朝廷請示。目前,西北一帶雖然有楚雄及其副將們鎮守,暫無大礙。
楚雲玄之所以匆忙趕回長安,是因為他收到了侄子楚驍的緊急信件。信中詳細說明了六皇子李章韜在衝關防守時遭遇的困境,請求三叔楚雲玄儘快回秦地相助。得知此事後,楚雲玄毫不猶豫地放下手頭事務,馬不停蹄地趕回京城。
當景初帝見到楚雲玄時,心中已然明瞭這一切都是楚驍精心策劃的一步棋。王仲衡此人老謀深算,苦心經營多年,絕非等閒之輩。戰鬥伊始衝關守軍呈現出的疲態或許只是楚驍故意佈下的迷陣,而那威力驚人的投石車更是讓眾人見識到了幷州軍的強大實力。
不過,如今楚雲玄已歸,情況則大不相同。楚雲玄最為擅長的便是守城之道,其軍事才能在以往的多次戰役中早已得到充分展現。有他坐鎮衝關,城防必定固若金湯、穩如泰山。想到此處,景初帝稍稍鬆了口氣,對楚雲玄說道:“既然楚將軍已然歸來,那朕便不再多言。至於你此番擅離職守之事,暫且不予追究。還望將軍速速前往衝關,抵禦那些亂臣賊子,保我江山社稷平安無事!”
朝中原本眾說紛紜的聲音不知何時竟漸漸變得統一起來,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齊地這邊已然出動了六萬精銳的東山軍,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們竟然未能取得任何實質性的重大進展。孟延秉面色凝重地盯著前方戰線送回來的軍情急報,心中焦急萬分。
論起部隊的實際戰鬥力,他深知自己所率領的東山軍定然無法與王家的幷州軍相提並論。可即便如此,按理說以己方精銳之師去偷襲那如今宛如一盤散沙般混亂不堪的豫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