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敗跡已現(第1/2 頁)
卜戈端坐在營帳內,目光凝重地凝視著地圖,心中暗自盤算著戰略佈局。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不親身率領大軍前往攻打靈州城,而是派遣了五萬精銳的前軍以及自己最為信任的親弟弟哈朗出征奪城。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安排,是因為卜戈深知自己肩負著更為重要的使命——率領中軍穩穩地壓住陣腳,以震懾興慶府的守軍,使其不敢輕易妄動。只有如此,才能確保整個戰局的穩定與可控。
而對於哈朗來說,此次出征不僅是為了幫助兄長奪取勝利、登上單于之位,更是關乎他自身未來地位的關鍵一戰。一旦兄長成功登頂,作為親弟的他便有望榮升為左賢王,擁有更高的權力和榮耀。因此,哈朗滿懷鬥志地領軍迅速奔赴靈州城。
一路上,哈朗始終保持高度警惕,密切留意著興慶府方面的動靜,生怕敵軍會趁其不備從後方發動偷襲。與此同時,遠在城中的寧王李功成和秦王世子李澤言也早已洞悉了匈奴人的企圖,但眼下尚未到最佳出兵時機。畢竟,匈奴人實力強勁,且在半日之內攻破城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在開闊平坦的地帶,匈奴騎兵的機動性和衝擊力依然佔據明顯優勢。
無奈之下,兩人只能按兵不動,靜待夜幕降臨。待到天黑之後,他們計劃先派出探子深入敵陣,詳細探查匈奴軍隊的具體部署情況,然後再根據所獲情報制定出相應的支援策略。然而,他們的這番謀劃雖然周密,卻未能逃過哈朗敏銳的洞察力。哈朗時刻緊盯著興慶府方向的一舉一動,絲毫不敢鬆懈。
但令哈朗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全神貫注防範來自背後的威脅時,楚雄已然率領著一千名英勇無畏的龍虎軍悄悄地潛伏在了河灘邊上。這些士兵們身藏暗處,靜靜地等待著匈奴運送輜重過河的那一刻。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將毫不猶豫地點燃事先埋伏好的大量火藥,並配合著火油弓箭,給毫無防備的匈奴軍隊來個猝不及防的沉重打擊。
聽聞手下稟報檢查渡河船隻並未發現任何問題時,哈朗不禁仰頭開懷大笑起來,那笑聲迴盪在空曠的原野之上,他滿臉不屑地嘲諷道:“哈哈哈,這大寧人簡直愚不可及啊!他們竟然只顧著前方,卻全然不顧後方,就連過河的船舶都事先替咱們準備好了,真是天助我也,這下子咱們可以順順利利地渡過這條河啦!”
然而,哈朗並不知道的是,這些看似完好無損的船隻其實早已被楚驍暗中動了手腳。從表面上來看,確實難以察覺出有什麼異樣,但實際上,一旦開始運載輜重物資,隨著吃水深度不斷增加,隱藏其中的種種問題便會逐漸暴露出來。而到那時,再想返程可就是難如登天之事了,所有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連同那些破損的船隻一同被洶湧的河水所吞噬。
此時的楚驍正站在城牆之上,冷靜地觀察著局勢的發展。他深知這場戰鬥的關鍵所在,因此只是吩咐城中的守軍務必提高警惕,隨時做好應對突發狀況的準備,並全力支援龍虎軍安全返回城內。不過,此刻令楚驍最為憂心忡忡的,還是寧王是否會按捺不住性子,貿然率領大軍出城迎戰,從而一不小心落入哈朗精心設計好的陷阱之中。
興慶府中,寧王李功成轉頭看向身旁的侄子李澤言,語氣凝重地問道:“澤言啊,依你之見,我們有沒有可能先發制人,對匈奴的前軍展開一場突襲呢?若是能夠成功,或許還能給靈州城爭取到一些喘息之機,緩解一下當前緊張的局勢。”
寧王與楚驍之間並無深交,對其品性也不甚瞭解。然而,寧王深知此事非同小可,稍有差池便可能帶來亡國之禍,自己可萬萬擔不起這樣的千古罵名。
此時,只聽李澤言道:“大伯,依侄兒之見,大可不必如此緊張。那楚世子並未事先向咱們通報詳情,僅僅告知讓咱們切勿輕舉妄動,等待時機再行動。想來,以他的能耐,既然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