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青銅鼎(二)(第1/3 頁)
馮雨柔告訴我,古代的青銅器紋飾所呈現出的是一種神秘的威力和獰厲的美,一般都是真偽參半,多半都是想象編造出來的,以超世間的神秘威嚇的動物形象,來表達一種對於神靈的敬畏。
仔細看去這青銅鼎樣子乃是器有立耳,口為正方形,外壁微斜,平底,下承四柱足,四足上部帶有奇異的波浪紋的。
“竟然上邊有著饕餮之紋飾!”周教授看著鼎蓋上邊的紋飾驚訝的說道。
從馮雨柔的驚訝之情就不難看出這個的青銅鼎的珍貴。“若是此鼎出世訊息一旦公佈,那勢必會引發國內外考古學界的震動。估計那個時候,這裡也有不少發地下財的人來盜寶吧!”馮雨柔笑著說道。
“沒有想到這個青銅鼎上的鼎蓋之上有饕餮的紋飾,我之前去看過1977年出土於陝西禮泉縣,商代晚期的饕餮紋鼎,那件青銅器雖然說是商代的,可是和我們所看到的青銅鼎的鑄造工藝還差的很遠,關鍵是商代的青銅器已經到達了一個很鼎盛的高度。根據現在考古發現,青銅器的使用和發明能夠追隨到三皇五帝時期,至於是那個時期發明的青銅器,現在的考古界也沒有辦法給一個正確的結論,因為一次又一次的結論,總被出土的文物所推翻。”
馮雨柔告訴我禮泉縣的饕餮紋鼎造型古樸、兩立耳為曲槽形,鼎口有加厚的寬沿,鼎腹飾變形饕餮紋。
“饕餮是什麼動物啊?”
經過馮雨柔解釋我才知道,這饕餮原來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秘怪物,古書《山海經》介紹其特點是: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
還有一說饕餮之名源於《呂氏春秋》“周鼎鑄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
可見它是因為吃人哽咽,變成了有頭無身的怪物。有人認為我們的祖先把饕餮的形象鑄到器物之上,是為了告戒子孫不要貪吃、暴飲暴食。
“其實若在殷商時或者更早的遠古文明時期,是否把這種紋飾,也名為饕餮,則無從稽考。至於這饕餮的來源至今都是一個謎!”
“饕餮的圖案莊嚴、一般都表現為凝重而神秘的藝術特色。饕餮紋一般以動物的面目形象出現,具有蟲、魚、鳥、獸等動物的特徵,由目紋、鼻紋、眉紋、耳紋、口紋、角紋幾個部分組成。這是這些組合的東西才將人們引到了一個神秘的未知的世界!”周教授繼續對這我們幾人說道。
“其實有一件事情,我也是聽我老師說的,這事情你們就當聽一個樂呵就成了,事情的真偽你們也無需去考究,不然就本末倒置了!”
周教授看了上邊的饕餮之紋,就讓秦龍停止了手裡的動作。
“你們知道饕餮食人的故事嗎?”
周教授告訴我們幾人,考古學界一般認為饕餮不存在,但是研究遠古文明神話時代的卻認為饕餮是現實當中存在的一種怪獸,其最早出處見於《山海經·北山經》:“又北十里,曰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這句話的意思是,鉤吾山上盛產玉石,山下有蘊藏豐富的銅礦。山中有一種獸,身似羊,卻長著人一樣的面孔。眼睛長在腋下,牙似虎牙,但爪又似人手,發出的聲音像嬰兒聲。
這些我倒是不在乎,我就是想聽一聽周教授剛才說的饕餮食人的故事。
“考古學家根據饕餮紋中多有一對圓泡狀乳釘、突出“眼”的現象,稱是“雙目崇拜”。有學者就此進一步推斷認為,這是太陽神崇拜,因為在古代太陽被視為“天眼”。但是眾說紛紜,有的說饕餮是一種兇獸,有的說饕餮是一種不存在的生物!但是這誰又能夠說的清楚呢!”
周教授隨即就給我們講述起來,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