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閻慶俞的檔案(第1/2 頁)
“這話說的,我肯定是要參與的!”
孫業同滿不在乎的擺著手道,“丙烯纖維水泥基複合材料的抗塑性幹縮開裂性,這個也算是個世界課題了,看著不起眼,但是名頭可不低!
再說了,閻慶俞那小子成果都出來了,無非就是將實驗細化一下,查遺補漏,這點活,換一個第三作者,傻子才不去呢!”
……
有了孫業同的加入,閻慶俞的實驗速度明顯變的快了許多。
有一說一,一個近地材料的大佬去幫著閻慶俞,就如同本來是騎著腳踏車去目的地,一下子換成了摩托一般,效率陡然提升。
當然,這裡面也有閻慶俞絕大部分的貢獻,畢竟整個專案,都是閻慶俞獨自撐起來的。
初步成果也有,類比出去,相當於原型機已經出了,剩下的,雖然可能會有微調,但大的方向已經定下來,一些旁枝末節的最佳化,那就屬於優中選優的事兒。
好在閻慶俞的實驗記錄做的足夠詳細,三人過了一遍具體的實驗後,剩下的,憑藉兩位大拿的精湛理論與豐富的實驗經驗,很快便將數值往下壓了不少。
之後的日子,閻慶俞更多的還是負責方向的把控。
別看孫業同研究近地材料多年,可他也懂得專案負責人的思路,遠要比他們開闊的多。
所以,孫業同主要還是將重心放在了細化實驗步驟,壓低資料的這一步。
張景坤側面出著主意,又是旁觀者清,他們需要這麼一個角色。
整個二人的實驗團隊,除了張景坤依舊在負責的兩個專案外,其餘的眾人都將重心放在了這個上面!
閻慶俞腦瓜子都快炸了。
可又沒有辦法,這套東西,該細化的已經細化,再想讓他拓展一些,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本想著這一個實驗,自己慢慢做,用來掩蓋自己的學習進度。
這可倒好,有這些人在,自己的這實驗,最多半年,就要進入驗證階段了。
不過在閻慶俞看來,終究是利大於弊,再怎麼著,自己的畢業論文算是有了,還是極具研究價值的那種。
……
“什麼?閻慶俞的檔案沒有調到學校?”
吳玉章看著自己面前檔案處的一把手韓正陽,一臉的怒色,“你們是幹什麼吃的?學生入學,為何不將學籍檔案轉移到學校?”
“吳校,這小子走的是接收函,不是正常入學的孩子,對於這種學生,咱們一般是不要求轉移學籍的。”
韓正陽一臉無奈,他招誰惹誰了?
本來在辦公室待的好好的,吳玉章卻把他喊過來,問閻慶俞的事兒。
要不是他對這個孩子還有些印象,這番可不好交代。
“不要求轉移學籍?誰定的?”
吳玉章皺著眉頭,“凡事兒不都應該靈活應對嗎?倘若是一般孩子,沒轉移便沒轉移了,可閻慶俞的不行!這小子,對咱們人大很是重要,必須得將學籍轉移過來!”
“吳校,這個真有點難!”
韓正陽苦口婆心的解釋,“那小子入學前,本就是東城區供銷社車隊的實習司機,他是因為有立功表現,所以被安排到夜校學習。
今年輪值夜校的,是王清屏。
他大伯您也知道,就是王校嘛。
接收函也是王校給的,所以那小子才來的咱們這。
教務處按照流程給他進行了入學測試,結果很是不錯,但是那小子說成啥的,都只願意待兩年,所以其實,他走的是進修班。
只不過教務處的那幾個傢伙坑了閻慶俞一把,讓他選了化學物理。
您也知道,這專業,2年根本學不完,也算坑了那小子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