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盛名之下(第1/2 頁)
客棧的房間要比葉三孃的屋子舒適奢華的多。 柔軟的床榻,乾爽的被子,全都是燻過香的,趙讓腦袋一挨枕頭就睡著了。再睜眼,已然天光大亮。 摸了摸自己口袋裡三個沉甸甸的銀元寶,趙讓翻身起床,推開窗戶,深吸了一口外面涼爽的空氣,振奮起精神,就準備出門。 “起來了嗎?” 葉三娘嬌媚的聲音從門外傳來。 趙讓沒有回答,徑直開啟門走了出去。 早起的人總是特別有朝氣,葉三孃的目光在趙讓身上反覆打量了幾個來回,而後帶著讚賞之意說道: “出門往右拐,順著街一直走,就能看到他們。” 趙讓點了點頭,只回了三個字: “知道了。” 西北人起的都晚,尤其在現在是陽關的淡季,街上空空蕩蕩的,只有趙讓一個人在獨自行走。 按照葉三娘所說的方位,趙讓走了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就看到街邊停著好幾輛馬車,車旁有好幾位穿著道袍的慵懶道士。馬車上有根高高的木杆,頂端掛著一面杏黃色的棋子,上面“金鐘”二字迎風烈烈,極為遒勁。 一時間,趙讓不知道想起了什麼,竟是看的有些入神。直到一位道士很是警惕的上前問詢,他才從自己的思緒裡拔出來。 “我是葉三娘介紹來的。” 趙讓說道。 那道士微微皺眉,橫豎看了看趙讓,隨即走到馬車後的一間屋子裡。 再出來時,身邊多了一位膀大腰圓的壯漢,腰間挎著一把闊面彎刀。 這漢子倒是沒用審視的目光打量趙讓,反而極為灑脫的一抱拳,說道: “在下金鐘鏢局副總鏢頭,金三兩!” 趙讓也抱拳回禮,淡淡的回道: “趙讓。” 金三兩笑了笑,對趙讓這般冷漠的態度渾不在意。 陽關裡沒有簡單的人,誰都有自己的一段故事,更不用說趙讓是葉三娘介紹來的。 中間人的名頭很大程度上能夠說明趙讓的本事,因此金三兩客氣有加,不敢小瞧。 “兄弟既然接了這個活兒,那咱有些話還是先說明白!” “金總鏢頭請講!” 見金三兩不是個眼高於頂,目中無人的主,趙讓也略微端正了態度。 沒人不喜歡和敞亮的人打交道,即便敞亮的人有時候看上去有些傻里傻氣的,但這樣的人卻有種與生俱來的魅力。 “咱們這一趟鏢,就是護送白鶴山的這幾位道爺去西域買貨。只要帶的銀子不丟,道爺無恙,就算是成了,其他的都和咱們沒有干係!” 趙讓點頭應允,說道: “我接這活兒說到底也是為了銀子,然後順道能去西域看看光景。一切都聽總鏢頭差遣。” 金三兩聽趙讓如此說,心下鬆了口氣。 在他眼裡,像趙讓這樣的江湖客都有些臭毛病,有的好色,有的好酒,還有的專愛管不平事。 這些毛病放在平時也不算什麼,就連金三兩自己在閒來無事時,也喜歡摟著姑娘喝幾杯。但若是在行鏢時仍不收斂,說不得就會變成一根暗刺,牽一髮而動全身。 遞給趙讓一件杏黃色的馬甲後,金三兩便開始做出發前最後的準備。 馬甲上照例也寫著“金鐘”二字,不過字型卻和旗子上的不同,是標準的正楷。正下方還畫著一座大鐘,看上去很是威嚴。 在綠林中,“金鐘”二字便是最好的過路牌。識字的看字,不識字的看畫,都能認得出來。 其他鏢局開路的趟子手是敲鑼,而金鐘則是敲鐘。雖說有些不吉利,但經年日久,卻也成了獨一份的例外,極具辨識度。 那些山賊馬匪,大老遠聽到鐘聲,就知是金鐘鏢局的鏢到了,便不會動什麼心思。 把馬甲套在身上後,趙讓看金三兩正把箱子一口一口的開啟,將裡面的銀兩重新清點清楚,再合上蓋子,貼上兩條金鐘鏢局的封條。 這是個極耗時間的活兒,金三兩和兩名道士足足用了半個時辰才將馬車上的銀子徹底清點清楚。 “道爺,咱們可以啟程了!” 金三兩朝一名頗具威嚴的中年道士說道。 道士雙目微合,正在打坐,聞言只微微頷首,算是做了回答。 金三兩見狀,立馬轉過身來,揮出一拳砸在兩位趟子手扛著的金鐘上。 “嗡……” 鐘聲長鳴響徹整個陽關。 隨著金三兩雄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