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持峰上臺被比武(第1/2 頁)
看了一上午的高手的武功表演,一眾人也是看的津津有味。
持林修煉的並不是武道,只要會些拳腳功夫就行,更多的修煉方式還是要打坐吸納靈氣,提升靈力修為,不以武技為重。
不過每個少年都有一顆尚武的心,他年紀最小,看到這些精彩的武技也是興致很高,忍不住在臺下也跟著手腳比劃起來。
臺下觀看者也多有跟著比劃的人,他這一舉動也並不顯得多特殊。
現在是武功招術都很透明,在網上都會找到練武的影片,也並沒有什麼保密,只是學到招術只是外在,每門高深的武功都是武技招式和內功心法結合的。
學得外形而不會心法,也掌握不了那門武功的精髓,所以表演者也不怕被人學了去,因為學不會啊。
徒有其形,而無其神,等於沒有學會。
其實他們倒還希望更多的人來學,現在學武的人越來越少,各家都面臨著傳承無力的困境。
這也是組織這青年武者交流會的初衷所在,就是希望更多的人來學武,將老祖宗的古武傳承下來,發揚光大。
持林幾人興致勃勃,持峰持恆持譽三人,雖然也經常出些任務下山,也和一些門派弟子有過接觸,對於各門派的武功也多少有些瞭解,見識是比持林這個修行菜鳥要高的多。
只是他們但參加這種大型的武者聚會也還是第一次,上午上臺表演的都是名門派的掌門或者高手,武功高強,功夫極具觀賞性。
一時幾人看的興高采烈,看到高興處也點評幾句跟著臺上比比劃劃,持林只學了一套八極拳,並不會別的武功。
其實茅山上重術不重武,武功只用來強身防身,除了八極就是八卦太極之類的道門武功,並沒有太多種。
只是在明勁之前都要以武練體,在進入暗勁期後,練出內力了,就要開始修煉茅山道術,那些符咒秘術,都是要以內力為基礎才能修煉的,武功就不是主要的了。
四人在臺下觀摩,敏喆則是將這個場合當成了交際場,四下和熟人打招呼,再結交新朋友。
他是雜務執事,結交認識其他門派也是他的工作之一。
不僅是他,陪著家中青年過來的長輩,不少打的都是這個主意,各門派藉此機會交流互動,也是交流會本身的一個重要內容。
一直到中午天寧寺僧招呼大家去吃素齋時,這臺上的表演才停了下來,齋飯不是免費的,得花錢。
掃碼進齋堂,一人三個碗,一碗裝飯一碗裝菜一碗裝湯。
齋堂人不少,卻很安靜,沒有人大聲喧譁,彷彿到了這佛堂清靜之地,這些武者連吃飯也變得斯文起來。
在吃飯時,持林看到了上次在乾元觀見過的嶽姓一家。
嶽劍森也看到了持林,嘴角露出一絲邪笑,哼,還真的來了。
他那天是有意提起這天寧寺青年交流大會的,就是想讓持林來。
他是參加過兩次大會的,知道交流大會上有一項內容是武功比試,可是隨意挑選對手,當然別人也可以拒絕,不過來的都是年青人,一個個都是年輕氣盛眼高於頂的,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都是誰也不服誰的,一般來說被挑戰了,除非是修為相差實在太懸殊,都是不會拒絕的。
在嶽劍森看來,這個小道士年紀這麼小,雖然慧呈說他是茅山道院的核心弟子,但才這麼點大,能有多高的修為呢,最多不過是和自己一樣明勁期罷了,這麼小的年紀能進入明勁,天賦也是不錯的了。
自己都已經到了明勁中期了,在相熟的幾個門派中算的上是天資卓越,如果自己在茅山,肯定也不比那小道士差,撈個核心弟子噹噹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他就是看不慣那小白臉裝逼樣,假模假樣的還在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