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騎鶴下揚州(第1/2 頁)
“朝宗,咱們出去走走如何?”崇禎放下手中的筆,笑著問一旁的年輕人說道。
“朱先生,實不相瞞,我早就想拉著您出去轉轉了。只是見您整日忙碌,便沒好意思開口。”年輕人微笑著回應道。
這位年輕人著實不一般,他乃是被後世廣為熟知的明末四公子之一——侯方域。
侯方域,字朝宗,號雪苑、雜庸子。歷史上,他是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明末“四公子”之一,更是復社領袖。他與南京“秦淮八豔”之一的李香君相知並相愛。兩人的愛情故事被清代戲劇家孔尚任編成名劇《桃花扇》,從此成為中國戲劇史上的經典之作。
此事說來也甚是巧合。史可法見崇禎身邊缺乏得力的讀書人,便將侯方域推薦給了他。
侯方域此時身處史可法的軍中,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他與李香君之間的愛情。
當初,二人訂婚之時,侯方域以題詩扇作為信物贈給李香君。彼時,隱居南京的魏忠賢餘黨阮大鋮正為復社士子所不容。他得知侯方域手頭拮据,便妄圖藉此機會,以重金置辦妝奩,託其結拜兄弟楊龍友送去,企圖以此籠絡侯方域,進而緩和與復社的關係。
然而,這一舉動被李香君一眼看破。她義憤填膺,毅然退回妝奩。阮大鋮因此對侯方域懷恨在心。
如今阮大鉞在南明弘光朝廷得勢,便開始對復社成員進行瘋狂的打擊報復,而侯方域在南京的處境也變得岌岌可危,為了躲避阮大鋮的迫害,侯方域不得不逃離南京,來到史可法的軍中暫避風頭。
侯方域的祖父、父親都是東林黨人,與史可法自然是相熟,而史可法也極為欣賞侯方域的才氣,對他的到來非常高興,這次更是將他推薦給了崇禎。
經過這幾日的接觸,崇禎對侯方域也比較滿意。雖說侯方域身上仍有些書生意氣,但畢竟文學功底紮實,而且聰明伶俐、踏實肯幹。若好好加以引導,將來必定前途無量。
如今,崇禎的真實身份,史可法自然不會告知侯方域,只是讓他以“朱先生”來稱呼崇禎。儘管如此,侯方域對這位神秘的朱先生卻是非常敬佩。
畢竟,不管是如今崇禎身上所散發出來的帝王氣質,還是穿越前小白作家朱友建來自後世的見識,都對侯方域有著壓倒性的優勢。
這幾日,崇禎已然成功地將侯方域變成了自己的小迷弟。
這段時間,崇禎一方面將後世自己所瞭解的一些有用知識趁著還未忘記,挑選緊要的進行整理;另一方面,對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重新進行梳理規劃。所以,儘管他來到了揚州,卻還沒來得及出去看看這座繁華的城市。
今日,見外面風和日麗,崇禎不免心生去看看揚州的念頭。後世的他卻也曾路過揚州,只不過是走馬觀花地看了看商業化比較嚴重的東關街,並未覺出有何特別之處。
如今來到歷史中的揚州,若不仔細看看,著實有些對不起自己。
揚州的繁華,從漢唐時期延續至今,可以說是一部通史式的繁華史。這主要體現在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發達的產業、豐富的歷史文化以及多元的藝術形式上。
揚州位於京杭大運河和長江的交匯處,擁有著天然的地理優勢。再加上豐富的農業和商業資源,使得揚州在古代成為了中國經濟最為繁榮的城市之一。
崇禎與史可法打了聲招呼後,便和侯方域帶著朱鐵、朱戈來到了大街上。
“朱先生想去哪裡看看呢?”侯方域面帶微笑,輕聲問道。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這揚州的繁華我可是聞名已久,卻不知去哪裡才能真正見識到,”崇禎微笑著說道,“朝宗對於揚州可還了解?”
“朱先生,您這可問對人了。”侯方域笑著回應道,“揚州我雖來得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