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挽明:努爾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 > 第125章 積弊深重

第125章 積弊深重(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洛克王國:霸道牛姐愛上我!HP:掠奪者們有被迫害妄想症狼人殺,天梯榜之戰我在甄嬛傳裡奮鬥快穿:我帶四哥暢遊小世界每次穿越世界,我都有金手指!年代:我在塞罕壩植樹天幕通古代:開局讓老祖宗們震怒假如李蓮花可能快穿之路只只,開心些三國:開局系統就跑路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正德皇帝朱厚照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王者峽谷之兔身逆襲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想離婚分江山?我過繼朱棣給朱標小馬寶莉:她在秩序彼岸

朝鮮北部是高聳的蓋馬高原、狼林山脈,中原王朝軍隊想要翻越過去難於登天,唯一的入口是在西北角上跨過鴨綠江,沿西部沿海平原進攻。

朝鮮的地形特點是東高西低,除太白山脈為南北走向之外,江南山脈、妙香山脈、北大峰山脈、阿虎飛山脈、馬息嶺山脈、廣州山脈、車嶺山脈、蘆嶺山脈、小白山脈、慶尚山脈,幾乎全是東北~西南走向的。

山水總是相連的,因為山脈是東北~西南走向,所以江河也必定是東北~西南走向。

朝朝鮮重要的戰略據點,幾乎都分佈在西部沿海的平原上。

而每一個戰略據點,都有山脈或者江河作為屏障。

想要佔領朝鮮東部和南部,由北向南依次需要攻克的據點包括:

1\/鴨綠江邊的義州城,這是從遼東進入朝鮮的門戶。

2\/清川江邊的安北城,地勢十分險要,當年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在這裡久攻不下,後勤補給斷絕後悻悻而歸。

3\/大同江邊的平壤城,這一帶是朝鮮北部最大的平原地帶。

4\/開城,四周是星羅棋佈的丘陵,易守難攻。

5\/漢江邊上的漢城,朝鮮的王京,當年壬辰倭亂碧蹄館之役就發生在這一帶,大將李如松吃了大虧。

6\/車嶺山脈與蘆嶺山脈之間的公州、全州。

7\/南部沿海的羅州、晉州、金州、慶州。

老將劉鋌全程參加了二十多年前的朝鮮之役,他對熊廷弼和袁崇煥說:

\"在朝鮮打仗,唯一行得通的戰術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有寨拔寨,有城攻城,只能用蠻力硬打,根本沒有用奇謀的餘地。\"

當年李如松、劉鋌入朝,一路狂飆猛進打到了漢城,卻拿盤據在南部沿海的全羅道和慶尚道的倭軍一點辦法也沒有。

原因很簡單——補給跟不上了。

朝鮮之役,朱翊鈞最高峰也只派出了四萬軍隊,一是無兵可調,二是以朝鮮狹長的雞腸子似的地形,派太多兵也施展不開。

朝鮮之役,斷斷續續打了近八年,原因就在這裡。

攻打朝鮮,必須速戰速決,一旦陷入曠日持久的拉鋸戰,後勤補給必然崩潰。

隋文帝楊堅一打高句麗,隋煬帝楊廣三打高句麗,全都以失敗告終。

唐太宗李世民再打高句麗,依然沒有打下來。

直到唐高宗李治,才終於拔掉這顆眼中釘。

楊堅、楊廣、李世民採取的策略都是由北往南打。

只有李治,採取的策銘是聯合新羅和百濟,南北夾擊高句麗。

袁崇煥十二萬大軍陳兵鴨綠江邊,外加二十萬民夫,共三十六萬人,每天至少要消耗八十萬斤糧食,這是一個極其恐怖的數字,每拖延一天,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常洛制定的是水陸並進南北夾擊的戰略,可是明朝的水師實在是太菜了。

孫傳庭被任命為南路主帥,徵調山東、福建、浙江三省水師。

三省水師提督一聽要遠赴朝鮮南部海域作戰,爭相訴苦。

這個說:"船小難渡遠海,只能在近海作戰。“

那個說:"船上火炮陳舊,不堪使用,需要換了好炮才能出海。“

孫傳庭看著三位水師提督的模樣,心中滿是無奈。

徐光啟向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借戰船也極不順利。三國都怕明朝將自己的戰船學了去,不約而同地拒絕。

永樂年間,明朝水師天下無敵。

就是到了正德十六年的屯門之戰,以及嘉靖二年的西草灣之戰,二十七年的浙江雙嶼島之戰,二十八年的福建走馬溪之戰,明軍打葡萄牙人都算是手到擒來。

目錄
抗日保安團超神:入侵地球?召喚穿越者降臨三國:偷偷發展嚇壞眾諸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