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所謂靈魂(第1/2 頁)
季靜站在評審老師們身後,與大家一起去看李琦的畫。
這是她那天送的蛋糕,這個季靜能認出來,但是畫中的蛋糕又與她送的那個並不完全一樣。
季靜仔細去觀察,雖然外觀,大小都很類似,但是細節是有不同的,默畫的李琦沒有追求寫實的細節,而是把上面的裝飾都做了簡化,保留的巧克力塊、金箔、芝麻、奶油邊,都做了虛化。
但模糊中好像又帶著精緻,不會讓人覺得敷衍。
季靜很驚奇,不明白一張畫中怎麼會同時出現這種矛盾的情緒。
察覺到她的疑惑,吳宇恆在旁邊給她解釋:“他是先把細節都儘可能地刻畫到不能再滿,才又做的虛化。”
他這一語,季靜立刻就明白了,這種虛化不是單純的簡化,而是為了追求一種繁與簡的視覺感受,在複雜龐雜的細節上面疊出了模糊感。
刻意抹開暈染的線條確實是模糊的,可模糊之下,仍能看到李琦原本精心雕刻的細節。甚至每片金箔的大小方向、每個奶油旋轉的角度和模樣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季靜在看這張畫的時候,才會產生兩種截然相反的感受。
這種虛化處理,在李琦的上一張畫中,季靜也是見過的,可這一次卻不一樣,這一次季靜不只看到了他的技法,還在技法之上,看到了他下筆時的情緒。
不同於上一次隱匿於無形的筆觸,這張畫的線條和排線都隨意到有些粗獷,像是刻意流出來,想要引到看畫的人,從他下筆的那一刻去觀察他這張畫完整的完成過程。
季靜甚至能想象出,他在剛剛下筆時,或許是歪靠在椅背上,茫然地拿著筆在畫紙上隨便地打著直線,橫橫豎豎的直線,慢慢交疊成長方形,長方形上又切出圓形……
空白一片的腦海裡似乎有了小小的畫面。
只在一瞬之間,所有的茫然都被這些線條,牽引成逐漸清晰的想象。
大概是在這一刻,他坐直了身體,眼神也有了焦點,隨著筆尖的遊走,越發聚精會神。
他故意留下所有的痕跡,讓欣賞者有跡可循,樂的去探索,甚至這種探索的樂趣,也構成了評審的一部分。
他沒有做完美的設計——構圖甚至都是歪的,作為唯一的主體,這顆小蛋糕沒在畫面的中心,而是偏到了右側。但它不是單獨存在的,它被放置在一塊隨意摺疊的襯布上。
襯布並不是規整的,弧形的皺褶貫穿整個畫面。
它有著柔軟又毛絨質感,深色的調子壓暗了整個下層畫布,簡單的線條,更襯托出被擺放在它上面的那塊小蛋糕的精緻。
這塊襯布的邊緣也同樣做了模糊的處理。
整個畫面,都像是被燭光映照,朦朧,細膩,卻又帶著一點溫暖。
這還是季靜第一次,從李琦的畫中,讀出情緒。
他只是畫了一枚小小的蛋糕和一塊柔軟的襯布,比起之前廚房裡的那個精緻女人和餐盤杯子,這主體選的簡單又單一。
可就是這塊小小的蛋糕,卻好像有著他之前的所有畫作都沒有的魔力。
不是好看或者漂亮這種單薄的形容可以描述的。
這張畫,會讓人產生各種美好的聯想,它甚至會讓人感覺舌尖泛甜。
連不怎麼喜歡吃甜的鄭博遠和張慶,在這一刻都看的有點饞了,更不用說原本就很愛吃甜食的幾個女生了,幾乎都在想,等集訓結束,一定要問問季靜分給她們的蛋糕是在哪裡買的,再去買一盒,好好吃一頓。
季靜呢,看完蛋糕觀察那襯布的時候,總覺得說不出的眼熟,她揉揉眼睛,看了看畫中的布料,又扭頭看了看教室衣架上掛著的,自己那條圍巾,恍然大悟。
李琦這傢伙,怎麼襯布都拿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