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倭寇的侵略陰謀(第1/2 頁)
反觀我國,清政府內部腐敗不知進取,對於外部侵犯一味求和,懦弱無能。
1890年倭寇軍事力量發展起來的同時也爆發了經濟危機,他們對開戰的要求更加迫切,同年,時任倭寇首相山縣有朋在第一次帝國議會中丟擲了所謂“主權線”和“利益線”的理論,將倭寇本土作為主權線,我國和朝鮮半島視為倭寇的“利益線”,聲稱倭寇本“人口不足”,必須武力“保衛”利益線,加緊擴軍備戰。所以朝鮮問題就成了倭寇發動侵略戰爭的突破口。
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6月,清政府應附屬國朝鮮政府的請求,派兵赴朝協助鎮壓東學黨起義,由直隸提督葉志超和太原總兵聶士成率2000人陸續進駐朝鮮牙山,準備鎮壓起義,但是清軍未經戰鬥起義就平息下去了。在朝鮮向清朝乞援的同時,倭寇透過其駐朝公使館探知清廷將要出兵朝鮮的訊息後,便全力著手挑起戰爭。6月10日,朝鮮政府和起義軍達成了全州和議。
與此同時,倭寇也藉口保護僑民和使館,不請自來,派兵登陸朝鮮仁川,與駐紮牙山的直隸提督葉志超所率的清軍對峙。找尋藉口發動侵略戰爭。全州和議達成以後,朝鮮政府要求清政府和倭兩國撤兵,大鳥圭介開始和清廷駐朝大臣袁世凱進行撤兵談判。大鳥雖口頭上答應撤兵,甚至就要達成書面協議。但倭寇政府電令大鳥拒絕達成共同撤兵協議,然後在6月15日丟擲了“倭寇和清政府兩國共同協助朝鮮改革內政”的方案,從而使共同撤兵協議好一筆勾銷。
此後,倭寇開始不斷增兵,6月16日大島義昌少將率領混成旅團第一批部隊在仁川登陸,到6月28日混成旅團第二批部隊登陸,此時侵朝倭軍達到8000餘人,比駐朝清軍佔絕對優勢;而清廷決策者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則希望兩國共同撤兵,但他沒有足夠的戰略思維,既沒有向朝鮮繼續增援軍隊,又未按袁世凱、聶士成等人的建議由清軍先撤兵,最終倭寇以此為藉口發動戰爭。
倭寇之所以提出“共同改革朝鮮案”,其目的是一面使自己的軍隊以“協助朝鮮改革內政”為名賴在朝鮮不走,一面又拖住了駐朝清軍,完全是為發動戰爭而採取的挑釁手段。清政府拒絕了“共同改革朝鮮案”,並強調倭寇必須撤兵,於是倭寇在6月22日向清政府發出了“第一次絕交書”。
此後,李鴻章寄希望於美、英、俄等歐美列強調停,讓倭寇撤兵。可是自古弱國無外交,西方國家根本瞧不起軟弱無能的清政府,加之各國利害關係,美、英、俄只是對倭寇表示“譴責”而已,並未採取強硬措施。
而且倭寇靈活的外交策略,使得列強們最後都採取了觀望態度,調停均告失敗。7月14日,倭寇向清政府發出了“第二次絕交書”,拒不撤兵,並反誣衊清政府“有意滋事”,揚言“將來如果發生意外事件,倭寇政府不負其責”,至此清政府期望的談判破裂。
倭寇向清廷發出“第一次絕交書”以後,開始單獨改革朝鮮內政的策略。與朝鮮交涉期間,大鳥圭介一方面逼朝鮮否認是我國的屬國,另一方面提出五項二十七條改革方案,強迫朝鮮在限期內接受。但是朝鮮政府當時是親華的,因此朝鮮十分反感於倭寇的蠻橫,敷衍倭寇的要求,並一再督促倭寇撤軍。到7月17日,倭朝談判也宣告破裂。
當時在清廷內部,以光緒帝為首的主戰派佔上風。慈禧太后則是貪圖享樂盼望從速結束戰爭,以免耽誤她大辦慶典,因此傾向和議,但迫於清議,一時尚不敢公然主和。
1894年7月16日,鑑於倭寇就朝鮮交涉一事所持的強硬態度,在主戰的清流派影響下,清廷做出“如勢不可挽,朝廷但有主戰”的決定,嚴辭飭令李鴻章迅速準備對倭戰守。針對當時倭寇軍隊已經佔據漢城、仁川等朝鮮南部重鎮的情勢,李鴻章從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