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喜峰口戰役(第1/3 頁)
在首場交鋒中倭寇以騎兵為主,加之人數過少,29軍戰士反應迅速,拼死抗敵堵住了缺口,讓倭寇這次襲擊無功而返,但是這次交鋒也使我方瞭解自己武器裝備與小鬼子的差距。
瞭解前線實際戰鬥情況後,借鑑127團的戰鬥經歷第37師109旅旅長趙登禹認為,我方武器火力與敵人差距過大,如果在之後的戰鬥中仍然保持正面交鋒的作戰方式,我方將士必定會傷亡慘重,稍一思索,趙登禹決定劍走偏鋒。
次日凌晨,趙登禹接到了倭寇集結主力部隊準備總攻的訊息,於是立即下令將部隊進行劃分,其中4個營在戰場正面負責牽制敵人的主要部隊,另外兩個營趁著天還未亮繞到倭寇後方進行偷襲。
兩個營的戰士們提前在隱蔽的位置挖好戰壕後進行埋伏,在倭軍行進到此處時,戰士們突然從戰壕裡衝出與倭軍進行白刃戰,此舉將雙方的武器差距完全拉平,也讓倭軍這次總攻的意圖得以被抑制。
既然雙方的唯一差距就在武器上,那白刃戰毫無疑問可以彌補這種差距,於是趙登禹準備繼續和倭軍進行白刃戰,這樣可以獲取贏得倭軍的機會。
11日3時,29軍的大刀隊從倭軍防備薄弱的懸崖方向登上鬼子防區,趙登禹,佟澤光兩位旅長身先士卒手持大刀衝入敵營,這場戰鬥充分發揮了我方軍人在白刃戰中的優勢,成功殲滅了敵軍兩個聯隊。
早晨7時,倭軍再次用猛烈的炮火轟擊喜峰口各陣地。上午10時後,倭軍開始把炮火移向喜峰口上,西側的高地,頓時炮火連天隨即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倭軍的步兵向高地衝鋒,我軍隊反應迅速予以勇猛還擊,一次次的打退敵人步兵的進攻。激戰延續到下午3時許,屍橫遍野,血跡斑斑。我方軍隊也因傷亡過重而不得不後撤,高地為倭軍所佔。
倭軍如果佔領西側高地,勢必會讓我方軍隊的全部陣地處於不利形勢。千鈞一髮之際,趙登禹果斷下令:“立即組織還擊,迅速奪回高地!”
下午4時,反擊開始。他們速戰速決,僅憑1個小時,就已登上西側高地,在那裡與倭軍展開殊死搏鬥。士兵們個個奮勇當先猶如猛虎,手中的大刀更是大顯神威,砍殺鬼子數百人。戰士們揮刀殺敵,左砍右殺,如過無人之境,倭寇望之喪膽。
經過一天的激戰,我方雖殲敵五百餘人,但是傷亡三百餘人,連、排長5人捐軀,最後倭軍殘餘部分狼狽潰逃,西側高地也被我軍奪回。
經過兩天多夜以繼日的混戰,敵我雙方均傷亡慘重,陣地上戰屍橫陳,血流成河。 宋哲元、張自忠、馮自安幾位指揮官深知,如此單靠拼殺的戰場消耗性戰術並非善策,遂決計於11日夜對敵人施行大規模夜襲,並命趙登禹組織實施。
在得到29軍軍長宋哲元的批准後,幾人作了具體的戰鬥部署:
將第一線正面陣地交給王治邦旅固守。
一路由趙登禹率領2個團從左翼出潘家口,繞至倭軍右側背後。“佔領三家子、小喜峰口,協同正面王治邦旅夾擊喜峰口西側高山敵人”。
另一路由佟澤光率領李九思團及仝瑾瑩團,從右翼經鐵門關出董家口,“繞攻敵左側背,攻擊喜峰口東側高山敵軍”。
“王岷山營佔領白臺子,已將通寬城子大道破壞堵塞,以防止敵兵增援。”
待趙、佟兩路襲擊得手後,正面陣地王治邦旅即可行軍出擊。
按照既定部署,11日深夜,兩路分頭出發。 趙登禹親率的董升堂團,出潘家口到達喜峰口附近的三家子,這裡是倭軍騎兵的宿營地。此時的敵兵還在鼾睡之中,不知死亡將至。四周一片寂靜,只有成群的馬匹遍佈營區。
這一帶附近和喜峰口內外,前幾日下過雪,到處結著冰。但29軍官兵不覺寒冷,情緒高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