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宋皇后(第1/2 頁)
隨著察舉制的歲舉開始,尚書檯也忙碌了起來。
“公衡,你做事認真,這些卷宗就交於你,只需核對便可,不過務必要保證無誤。”中都官曹王穩說道。
周毅抱拳應是。
尚書檯是個權利非常高的機構,凌駕三公之上,不過與其說凌駕,不如說他是“架空”了三公的權利。
當初劉秀稱帝后,認為王莽身為外臣而能成功篡漢,與他身為“大司馬”有莫大的關係,因為那時候的三公權利還很大。
因此,光武帝劉秀即位之後要藉著提升尚書檯的地位來打壓三公的權力,尚書檯的人數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擴充。
有人甚至說過,今陛下之有尚書,猶天下之有北斗。
就比如現在,察舉制的歲舉明明本該三公主考,但是就得加上一個尚書檯複查的環節。
王朗搬了自己的卷宗跟周毅坐在了一起:“公衡,你還記得前些年渤海王的事麼?”
“怎麼突然提這個。”周毅問道。“我那時還在幽州,對這件事知之不甚清。”
“昨日朝中大臣劉堰,將陛下的弟弟合肥侯說成了渤海王,周圍也沒有人提醒他,最後由黃門點醒才察覺渤海已除國,這人方才連連告罪。”
周毅皺了皺眉,王朗繼續說道:“回去之後宋皇后思及舊事,大哭一場,皇上命人安慰,臨近門卻發現宋皇后大罵王甫奸賊,正被正主聽見。”
“這王甫莫不是還敢如何不成?”周毅問道。
“自然不敢如何,王甫出門時,臉上尚有血痕。”王朗言及此,臉上還帶有得意。
這是朝廷大臣準備為渤海王翻案,畢竟這是對宦官極為有利的打擊。
周毅翻動卷宗,內心對這件事十分在意。他一邊檢索著記憶,同時跟現實進行比對。
靈帝去世後,有過何太后、董太后,代表著劉辮和劉協母親的身份,那宋皇后去哪裡了呢?想來也是死了。
回到家中,周毅命人查閱了當年渤海王的事蹟,倒也簡單。
最先的勃海王叫作劉鴻,他死了之後,由於無子嗣,漢桓帝便封了蠡吾侯劉悝為勃海王,延續劉鴻香火。
但是這劉悝乃是先帝的親生兒子,本身對於這樣的封賞就頗有怨言,後來到了延熹八年,劉悝就被人彈劾意圖謀反,但桓帝也沒有誅殺親弟弟劉悝,僅僅將他貶為廮陶王,只有一個廮陶縣的封邑。
失去封邑的劉悝後悔莫及,又希望能再恢復自己的勃海國,於是透過中常侍王甫聯絡,許諾如果王甫幫其復國之後,可給王甫答謝五千萬錢。
後來劉悝果然也恢復的渤海王的封國,但卻是因為桓帝臨終時的遺願,劉悝心知肚明,因此就拒絕給王甫答謝。
王甫很憤怒,聯合段熲誣奏鄭颯等人陰謀篡位,欲立劉悝為帝。
當時的皇帝已經變成了劉宏,他聽到這件事後,令冀州刺史逮捕劉悝,查辦案情。
劉悝在獄中不堪拷打,被迫自殺,其妻、子百餘人均死於獄中,十分悽慘。
可能劉宏也沒想到會弄成這樣,劉悝的妻子宋氏是宋皇后的親妹妹,兩個人感情很好,這王甫自然受到了宋皇后的記恨。
看完這些事情之後,周毅內心總是想笑,站在可以預測到的結局的角度上,這些人但凡飛揚跋扈的,竟然真的就沒有好結局。
王甫是這樣,掌權後的陽球也是這樣。
昔日,陽球過來找自己,周毅就順著自己的人設跟其交流,現在一想,確實是有將自己搭進去的風險。
昔日揚名,一是為了得到盧植的看重,二是為了迴歸宗族,三是為了之後的戰亂作準備,眼下前兩條都已經完成,他現在最該做的就應該是北上積蓄力量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