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閻埠貴要讓自己請客(第1/2 頁)
過了一會,又進來一個長相斯文的人,把包放在桌子上,主動自我介紹起來,李樂童,十六歲,豫省蘭封人(54年和考城合併成蘭考縣)。
四人鋪好鋪蓋,結伴去了總務處領取了熱水壺、洗臉盆、毛巾、飯盒等一些生活用品。
回到宿舍,幾人閒著沒事談起了助學金,這時期的高校及中等學校不是發糧食就是補助金。
比如中南區中等學校規定:甲等助學金除免繳學雜費以外,每人每月另發九二機米75斤,乙等和丙等同樣免繳學雜費,另發九二機米分別是50斤和25斤。
京城在49年5月釋出的《學生人民助學金暫行條例》補助的是金錢,每人每月大概十六萬上下。
1952年7月23日教育部做了統一規定,全部實行人民助學金制,普通學生(本科)每人每月12.5萬,高等師範院校本科生14萬,專科生16萬,“調幹生”32萬。
這時期專科生的補助比本科生好,因為國家建設需求,專科教育側重於培養實用型人才,能更快地滿足工業、農業、衛生等領域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相比之下,本科生培養週期較長,且注重理論知識學習。
在學校波瀾不驚的度過了一週,明天是禮拜天。
劉平安收拾好東西和舍友們打了聲招呼,騎上腳踏車就回了南鑼鼓巷。
晚上,劉平安閒著沒事在家研究藥方,由於這時期電壓不穩定,電燈泡經常忽明忽暗,煩不勝煩。
閻埠貴吵吵嚷嚷的跑了進來:“平安,你現在可了不得,居然悄不聲的考上了中專。”
嘿!他居然知道了,不過自己也沒打算瞞著,上學這種事也沒什麼好瞞的。
劉平安一本正經的胡扯道:“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要不是上這破中專,我現在都是你們學校的校長了。”
這混小子跟校長過不去了,我們校長還沒死呢,閻埠貴沒接他的話茬,笑著算計道:“你上中專這是大好事,也是咱們院的光彩,應該得擺上一桌,大家一起慶祝慶祝。”
劉平安“羞澀”道:“這多不好意思,讓你破費請大家吃飯替我慶祝,我在這裡謝謝您了。”
閻埠貴聞言,差點沒背過氣去,這小子現在比自己還不要臉,回駁道:“我沒說是我請,我說的是你自己擺一桌請大家樂呵樂呵。”
劉平安眨巴了下眼,第一反應是我請你奶奶個腿,不過轉念一想還是請吧。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色,不宜用後世的個性來挑戰這個時代大環境。
有些鄰里之間預設的俗規能遵守還是遵守一下比較好。
一般來講,大雜院裡誰家有個喜事,都會請上鄰里吃一頓,哪怕不請,也會買上糖果花生之類的東西,給各家分上一些以示慶祝。
比如上次閻解曠出生,閻埠貴前面買了糖果瓜子給各家送上門,後腳又送了紅雞蛋。
當然鄰居們也都做了回禮,劉平安就回送了幾個雞蛋,這是逃不過的人情往來。
不像後世,在小區裡住了幾年,對門鄰居是誰都不太清楚,社交簡單利索,哪有那麼多的狗屁事,請客?請你姥姥。
入鄉就要隨俗,如果和周圍鄰居們格格不入、不合群的話,天天會被人用異樣的眼光盯著。
等以後起風了,有些人瘋狂起來,肯定會暗戳戳的給你使壞,雖然自己不怕但也膈應人不是。
況且自己目前和眾禽們相處的還不錯,在別人家混了那麼多頓飯,適當回請一下也是應該的,不過不能就這麼簡單的答應閻老西。
思及於此,“啪”一拍大腿,把閻老西嚇了一跳,道:“我的二貴哥喲!不是我不請,是我實在請不起了,哪怕你早說上個兩天,咱們大家還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