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湖南省—吳姓、謝姓(第1/2 頁)
吳姓的起源變遷與分佈
- 起源:
- 源於姜姓:早在黃帝之前,有一個屬於姜姓的部落,以騶虞為圖騰。上古時,虞和吳同音且字形相近可通用,到戰國時期才開始區別。這支部落把圖騰解釋為吳,將吳作為部落名。夏朝時,吳部落遷徙到觀津(今河北武邑東)。後來這支部落的人便以吳為姓氏,至今有 5000 年以上的歷史。
- 源於姬姓:這是吳姓最有名氣、人丁最旺盛的起源。商朝末期,黃帝后裔古公亶父的兒子太伯(又稱泰伯)、仲雍為了讓位給弟弟季歷(季歷兒子姬昌很有才能),帶著家眷遠走南方的吳越一帶,建立了吳國。春秋後期,吳國被越國所滅,吳國的遺民就以國為姓。太伯被後世吳姓人稱為開氏始祖,仲雍被稱為吳姓傳代血緣始祖。
- 源於吳回:顓頊的孫子老童,有兩個兒子重黎和吳回。吳回的氏族曾住在姜姓吳部落的故地。夏朝時,遷到山西平陸的吳山;商朝時,遷到山東臨朐,史稱王吳。商朝末期,有個叫吳伯的人,就是吳回氏族的後裔。這支吳姓的歷史有 4000 多年。
- 源於姚姓:舜是東夷族部落的首領,接替堯的位置後,把部落遷到古吳之地(今陝西平陸吳山旁邊的歷山)。禹的兒子啟建立夏朝後,封舜的兒子商均在虞地(今河南虞城),成為方國虞國。虞國衰落滅亡後,虞國的遺民以吳為氏。秦末農民起義的首領之一吳廣,就是姚姓吳姓的後裔,這支吳姓至今有 3500 多年的歷史。
- 變遷:
- 古代變遷:秦漢以前,吳姓首先向北臨近的齊、魯之間迅速遷徙繁衍,這一帶的吳姓多為壽夢第四子季札之後,其後遷入河南、安徽等省境。秦末漢初,吳芮被封為長沙王,建都臨湘(今湖南長沙市),自此,吳姓宗族中吳芮一支又自江西遷到湖南。魏晉至隋唐的七百餘年間,北方少數民族不斷入侵中原,北方士民大量南遷,吳氏宗族也在南遷之列。
- 近現代變遷:到了近現代,吳姓人口不斷流動和遷徙,因經濟發展、工作、求學等原因,逐漸向全國各大城市以及海外擴散。同時,一些吳姓聚居地也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髮生著變化。
- 分佈:目前,吳姓在全國的分佈較為廣泛。根據相關統計,當代吳姓的人口眾多,為全國十大姓之一。在湖南,吳姓也有一定的分佈規模。湖南的吳姓一部分是歷史上遷徙而來的古老家族的後裔,如長沙等地的吳姓家族,有著較為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家族文化底蘊;另一部分則是在不同歷史時期因各種原因陸續遷入湖南的。例如,一些吳姓人可能因經商、做官、躲避戰亂等原因來到湖南,並在此定居繁衍。
謝姓的起源變遷與分佈
- 起源:
- 源於炎帝部落:現代謝氏公認的始祖申伯,源於姜姓,出自炎帝后裔申伯後裔的封地謝邑,屬於以國名為氏。申國王族子孫以地名為姓氏者,稱謝氏,是為河南謝氏,史稱謝氏正宗。西周末年,申伯輔佐周平王有功,被封於謝地(今河南南陽一帶),其後代便以謝為姓。
- 改姓及其他來源:隋末唐初文學家謝偃,本姓直勒氏,祖孝政為北齊散騎常侍,後改姓謝;源於姬姓,出自周宣王封支子的封地謝水,屬於以居邑為氏,但這一支在戰國以後不見史料記載;此外,還有射姓通假為謝姓,以及蒙古族、滿族等少數民族漢化改姓為謝姓等情況。
- 變遷:
- 早期遷徙:謝姓早期分佈在河南南部,到春秋時期,有些謝姓遷徙到山東、湖北和湖南。戰國時,謝姓擴充套件到四川和貴州,並與當地的少數民族融合。
- 歷史上的大遷徙:唐末開始進入福建,到明朝開始進入廣東,並且發展到臺灣。在歷史上的幾次大遷徙中,謝姓不斷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