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 第66章 山雨欲來(中)

第66章 山雨欲來(中)(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想離婚分江山?我過繼朱棣給朱標小馬寶莉:她在秩序彼岸漢末新傳:國賊呂奉先十三皇子穿越三國做將軍從落魄書生到一品富商小馬:編寫之眷龍珠之賽亞人貝吉塔人在奧特,開局獲得地球意志饋贈四合院:胎穿成一大爺的女兒後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爺的了?斬神:諸神代理人,開局定海神針三國大軍溼家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鬨堂大孝被海盜打劫了,最後成了皇帝弒兄殺父,我登上大位關於南朝貴公子是我冒充的這回事

南直隸,金陵城。

戰國時期,楚威王欲借長江天塹為屏障以圖謀天下,繼而下令於石頭城築金陵邑,因此得名金陵。

東吳黃龍元年,東吳大帝孫權建元稱帝,並以金陵城為國都,自此金陵城開始崛起,並逐漸成為中國歷史上的政治中心。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作為歷史上多個南方割據政權的國都,金陵城雖是屢經戰火動盪,但始終屹立不倒,並在多位君主的修繕下,使其規模愈發壯麗巍峨。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金陵城始終是中國乃至世界上,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其城市格局對於周邊國家的國都產生了深厚的影響。

國朝初年,太祖朱元璋於金陵城建國稱帝,並將其改名正式為\"南京\",作為大明王朝的國都。

靖難之役過後,大明的政治核心雖是隨同成祖駐地一同北遷,但南京城作為大明的\"陪都\",仍然在國朝享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城池巍峨程度絲毫不亞於京師。

...

天色已晚,日頭逐漸西沉,南京城門外計程車卒們正在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閒話,其內容也無非是家長裡短亦或者道聽途說的風聞趣事。

唏律律..

正當話題逐漸熱切,諸多士卒呼吸也是漸漸急促的時候,便聽得遠處官道上突然傳來了戰馬疾馳的聲音。

聞聲,斜靠在城門外計程車卒們便與官道兩側的行商百姓們共同抬頭,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

不多時的功夫,在周遭眾人的注視下,一位風塵僕僕的騎士便是縱馬行至城門附近,並操著一口流利的官話感慨道:\"終於到了,還好沒誤了差事..\"

本是對來人身份有所顧忌的守城士卒在意識到眼前這風塵僕僕的騎士並非南京本地人氏之後,眉眼間便是隱隱湧現些許不屑。

哪裡來的\"北蠻子\",居然敢在南京城外撒野。

只是還不待為首的守城士卒上前盤問,高居於戰馬之上,氣喘吁吁的騎士便於懷中掏出一枚堪合,在眾人面前隨意晃了晃:\"成國公府譴使拜會魏國公府!\"

轟!

騎士的聲音雖是輕微,但在周遭士卒聽來,卻是好似驚雷一般。

顧不得許多,為首士卒瞬間便隱去了眉眼間的不屑,轉而下意識的擦了擦手,畢恭畢敬的接過騎士遞過來的堪合,只是簡單觀瞧片刻,便是小心翼翼的將其還給戰馬上的騎士,臉上再也沒有半點倨傲神色。

\"快,快讓路!\"

早在騎士自報家門的時候,便有\"機靈\"的守城士卒自發的開始維持城門秩序,並賣力的揮舞著手中長鞭,驅散著周遭看熱鬧的行商百姓。

見狀,戰馬上的騎士不由得露出一抹滿意神色,在將堪合收回之後,也不顧周遭士卒的\"寒暄\",便是握緊手中韁繩,徑自朝著城門而去。

他可是成國公府的\"門客\",就憑這些守城士卒的身份,還沒資格與他攀談。

\"呸,狗仗人勢!\"

及至騎士的背影已然消失不見,城門外計程車卒們方才反應了過來,隨即便一口唾沫吐在地上,憤憤不平的咒罵道。

但不滿歸不滿,城門外計程車卒們卻是不敢有太多怨言,畢竟無論是成國公府,還是魏國公府都是他們得罪不起的存在。

尤其是後者,自從太祖朱元璋建國稱帝開始,魏國公便是大明當之無愧的勳貴之首。

縱使經歷了\"靖難之役\",但魏國公府的地位依舊沒有受到太多影響,仍然得以坐鎮南直隸。

甚至因為\"天高皇帝遠\"的緣故,世代鎮守南直隸並監管南京大營的魏國公儼然成為了南京城的\"土皇帝\

目錄
死而復生做島主食戟:這個世界有些怪抗戰:擁兵百萬,你叫我師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