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巫妖因果往日造(七)(第1/3 頁)
天空中,斬仙飛刀射出葫蘆,貫穿猴子心口的那一幕。
玄奘也看到了。
當時,他剛剛從浮屠山頂得手而歸。
憑藉著猴哥多爭取到的時間。
玄奘順利的將那塊,處於層層陣法保護中的灼熱晶鐵礦,捎帶著順了出來。
或許,對於尋常修行者而言,破解這些陣法有些難。
但玄奘的金蟬天目,卻賦予了他,對付這類陣法結界近乎作弊一樣的能力。
一切法力運轉,皆無所遁形。
當日他能看穿淮水下,水猿大聖無支祁的封印薄弱之處。
今天他也就能一眼看出,烏巢禪師佈置的封印,應該從何處開始著手破解。
特別是眼前這種,法力灌注總量不高,主要靠複雜性的陣法。
找準弱點,稍微調整一下,無聲無息的將物品取出來,再把陣法恢復原狀。
並非難事。
至於此行的主要目標,白玉骷髏。
它所在的位置,只要稍微靠近一些,玄奘便已心有感應。
根本就不用眼睛去尋找。
在伸手觸控到白玉骷髏的瞬間,玄奘心中隨即升起了一種奇異的感覺。
透過這顆骷髏中的力量,他在一瞬間,就理解了整座山頂“烏巢”的建造結構。
甚至連這座“烏巢”中,使用了哪些仙藤仙木,這些藤木,各自又有何屬性特徵等資訊。
都自動浮現在了玄奘的意識之中。
如果說金蟬天目,賦予了玄奘看穿法力流動的能力。
那麼玄奘感覺,透過這顆骷髏,他好像能直接感知目標的物質屬性、受力結構……
就好像是另一種,看穿事物本質的能力。
雖然時間緊張,沒來的及將骷髏煉化收回體內。
不知道具體是哪個技能,有何詳細效果。
也搞不太懂,那個烏巢老和尚,為什麼要用金蟬子留下的白玉骷髏來“墊房梁”。
但是,這卻並不妨礙玄奘見招拆招。
從念珠手串空間中,隨便取出一塊品級較低,但足夠結實的煉器材料,直接“偷樑換柱”。
整個過程非常順利,主要目標、次要目標全部達成。
猴哥的表現也很給力。
他竟然憑實力,在空中,在人家金烏老太子的主場上,與對方鬥了個不相上下。
也許……看起來還稍微佔著一些優勢?
那金烏老太子,可是貨真價實的大羅境修為。
玄奘這邊在著手取回神通骷髏,破解封印陣法的時候。
也稍微分出了一些注意力,使用金蟬天目,觀察了猴哥的修為波動情況。
如預料中的一樣,他的修為狀態並非定值。
的確是處在不斷波動之中,而且在一招一式之間,波動的還相當劇烈。
低谷的時候,一直跌落到了金仙初期,幾乎跌破金仙境。
高峰時,那一棍子的威力超越太乙金仙,直逼大羅境。
經過玄奘的觀察,他發現猴子的實力波動,也是有規律的。
猴子激動亢奮、熱血上頭,揮棍出招的時候,基本上就是修為波動的一個小高峰。
抽身收招,迂迴觀察對手的時候,基本上就是修為變化的一個波谷值。
前一個波峰漲的越高,下一個波谷就跌的越低。
但無論怎麼跌,都沒有跌破過金仙境界。
當然,這裡所說的“境界”,只是玄奘使用金蟬天目,依據看到的法力波動,給出的一個估計值。
對於尋常仙神而言,判斷敵人的修為境界,都是要看胸中五氣、頂上三花和大羅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