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感染的型別和傳染病的分類 (2)傳染病的分類(第1/2 頁)
2.傳染病的分類
由於感染的型別很多,臨床表現不一,不同情況下對傳染病考察的角度和重點也不相同,因此傳染病的分類方法很多。
但無論哪種分類方法,都是為了反映疾病的不同特徵,以便於對傳染病的統計和分析,瞭解和掌握疾病的流行規律,從而制訂有效的防控措施。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傳染病分類方法。
(1)按病原體分類:
按病原體可把傳染病分為病毒病、細菌病、支原體病、衣原體病、螺旋體病、放線菌病、立克次體病和真菌病等,
其中除病毒病外,由其他病原體引起的疾病習慣上統稱為細菌性傳染病。
(2)按動物種類分類:
按患病動物的種類不同可把傳染病分為豬傳染病、禽傳染病、羊傳染病、馬傳染病、犬貓傳染病、水生動物傳染病、特種經濟動物傳染病、實驗動物傳染病、觀賞和演藝動物傳染病、野生動物傳染病、多種動物共患傳染病以及人獸共患傳染病等,
其中人獸共患傳染病(zoonosis)是指人與脊椎動物共同罹患的傳染病,如鼠疫、狂天病等。
(3)按受侵害的主要器官或組織系統分類:
按照這種分類方法可把傳染病分為全身敗血性傳染病和以侵害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生殖系統、免疫系統、面板或運動系統等為主的傳染病等。
(4)按病程長短分類:
根據病程的長短可把傳染病分為4類,即最急性、急性、亞急性和慢性傳染病(參見感染的分類)。
(5)按疾病的危害程度分類:
根據疫病對人和動物危害的嚴重程度、造成損失的大小和國家撲滅疫病的需要等,可將其分成幾種型別,但不同國家或組織對疾病的這種分類方法各有差異。
我國政府將其分為3大類:
一類疫病(共14種)是對人和動物危害嚴重,需採取緊急、嚴厲的強制性預防、控制和撲滅措施的疾病,大多為發病急、死亡快、流行廣、危害大的急性、烈性傳染病或人獸共患傳染病。
按照法律規定此類疫病一旦暴發,應採取以疫區封鎖、撲殺和銷燬動物為主的撲滅措施。
(口蹄疫、豬水泡病、豬瘟、非洲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非洲馬瘟、牛瘟、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綿狀腦病、癢病、藍舌病、小反芻獸疫、綿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鯉春病毒血症、白斑綜合徵。)
二類疫病是可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需要採取嚴格控制、撲滅措施的疾病。
因該類疫病的危害性、暴發強度、傳播能力以及控制和撲滅的難度比一類疫病小,因此法律規定發現二類疫病時,應根據需要採取必要的控制、撲滅措施,不排除採取與一類疫病相似的強制性措施。
三類疫病是指常見多發、可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需要控制和淨化的動物疫病,其多呈慢性發展狀態,法律規定應採取檢疫淨化的方法,並透過預防、改善環境條件和飼養管理等措施控制。
這種疫病分類的主要意義是根據疫病的發生特點、傳播媒介、危害程度、危害範圍和危害物件,對紛雜眾多的動物傳染病、寄生蟲病排定主次,明確疫病防控工作的重點,便於組織實施疫病的撲滅計劃。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 oIE) (也稱為國際獸疫局)從2005年5月起,停止使用原來A、b兩類的分類體系,採用單一的《必須通報的動物疾病名錄》(List of Notifiable diseases, oIE-listed diseases)(也稱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