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總攻前的準備(第1/2 頁)
朝鮮戰場的勝利如同一針強心劑,激勵了大清計程車氣,也讓日本高層意識到,他們的反撲已無力迴天。面對清軍的步步緊逼,日本政府內部分歧開始加劇,如何應對這場愈演愈烈的戰爭成為爭論焦點。部分人主張談判求和,保全現有的領土,而另一部分則堅持繼續抵抗,試圖尋找反敗為勝的機會。
張宇透過系統密切監視著日本的內部分裂,他知道此時並不是放鬆的時候,反而要加快攻勢,徹底擊潰日本的殘餘力量,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結束這場戰爭。
系統的全面升級
就在此時,張宇的系統傳來提示:經過多次勝利和戰略調整,系統自動升級,解鎖了全新的功能。這次升級讓張宇可以更加精確地操控軍隊部署,並且獲得了一個極其重要的能力——“未來情景推演”。
透過系統的新功能,張宇可以提前預測出未來幾天甚至數週內可能發生的重大事件和戰鬥結果。這為他提供了一個極為有利的工具,使得他可以在任何關鍵時刻,制定最優的應對策略。
系統的升級讓張宇更加自信,他立即開始推演接下來對日本本土的總攻行動。他透過系統的模擬,分析了各種可能的進攻路線和敵軍的反應,最終確定了三條主要的作戰方針:
海上封鎖進一步強化:儘管日本海軍已被削弱,但張宇明白,徹底瓦解日本的海上運輸線至關重要。他決定加強海上封鎖,斷絕日本本土與海外的物資和兵力支援。
空襲關鍵目標:系統顯示,日本國內仍有幾處隱藏的軍工廠和彈藥生產基地,這些基地是日軍維持作戰能力的最後支柱。張宇命令空軍出動,對這些目標實施精確打擊,徹底摧毀日本的戰時經濟基礎。
登陸作戰準備:為了將戰爭帶入日本本土,張宇計劃在九州地區發起大規模登陸戰。這個方案雖然風險較大,但一旦成功,將徹底改變戰局。張宇透過系統模擬發現,日軍在九州的防禦相對薄弱,而清軍則可以透過海上優勢迅速佔領該地區。
秘密會議與大臣的支援
張宇將這些計劃提上朝議,與各部大臣商議對策。此次會議不同於以往的形式,張宇主動展現了自己的領導決心和遠見卓識,他清楚地知道,要讓大臣們全力支援,必須讓他們看到勝利的曙光。
“日本已近窮途末路,他們的海上力量已被我們摧毀,國內的經濟也岌岌可危,”張宇堅定地說道,“此時若不發動總攻,便是與勝利擦肩而過。”
軍事大臣劉振華第一個表態支援,他深知張宇的決策總是精準無誤,此時的全面進攻正是打垮日本的最後一擊。
“陛下所言極是,既然勝利在望,我們應當不惜一切代價,徹底結束這場戰爭。”劉振華說道。
隨後,其他大臣也紛紛表態支援,特別是新任財政大臣周海波,他是張宇親自提拔的重臣,一直以來負責戰爭資金的排程和管理。周海波明確表示,大清的財政目前尚能維持戰爭所需,但如果繼續拖延,可能會面臨經濟壓力增大。
“如果我們在短期內結束戰爭,國家的經濟壓力將大大減輕,甚至可以迅速恢復生產,走向富強。”周海波的發言讓張宇感到欣慰。
秘密武器的啟用
會議結束後,張宇回到自己的宮殿,透過系統檢視了接下來的各項準備工作。就在此時,系統彈出一個新的提示:“解鎖隱藏科技——電磁武器。”
張宇驚訝於這個提示的出現,電磁武器在這個時代是前所未見的先進科技。他急忙檢視系統的詳細說明,瞭解到這是一種利用電磁能量打擊敵方目標的武器,不僅射程遠,而且可以瞬間摧毀敵軍的電力系統、通訊裝置等關鍵基礎設施。
“這是上天賜予我的禮物。”張宇感慨道。他立即決定,在接下來的戰鬥中秘密部署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