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將軍墓被盜案(二)勘察現場,碎片化的蛛絲馬跡。(第1/4 頁)
八十年代!
這會兒調查還沒有天眼系統!
這會兒追蹤還沒有人臉識別!
這會兒核驗連dNA鑑定都沒有!
即便是最普通的現場勘察和技術鑑定,都還處在最原始的狀態。
所謂的痕跡鑑定,最多也就是對比對比指紋、比較比較腳印罷了。
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八十年代的基層老刑偵幹警,基本功都是非常紮實的。
在這個沒有高科技和先進技術輔助偵破案件的年代,老一輩的幹警們。
更多的是靠自身日常辦案過程中積累起來的經驗總結,以及日積月累練就的‘身體技術’去破案!
何為‘身體技術’?
其實很簡單!
1.來自我軍優良傳統,一雙既可以跋山涉水,又可以走街串巷,永遠不知疲憊的——鐵腳板!
2.細緻入微,善於觀察,不漏任何蛛絲馬跡的——千里眼!
3.仔細聆聽分辨,能在茫茫人海之中分辨出不同的人,所說的不同的聲音的——順風耳!
4.一雙該刨土刨土、該掏糞掏糞,該撈屍撈屍,只要有可能發現證據,就必須果斷下手的——鐵砂掌!
5.一張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既能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走訪群眾獲取證據訊息,又能博弈犯罪分子,該恫嚇恫嚇,該勸導勸導,紅白黑黃臉自由切換的——巧嘴嘴!
6.能將所有支離破碎得線索串聯起來,並拼湊出大概完整案件脈絡,為偵破工作提供方向幫助的——靈腦瓜!
這些就是所謂的‘身體技術’,也是這個年代公安幹警群體,尤其是刑偵幹警‘吃飯的傢伙式兒’。
當然,不同的感覺都有各自擅長或者突出的其中一項。
這不過對於雲正來說…
全都會!
全都精!
哪怕是前世,後來的雲正當上了分局長和市局副局長,自始至終,這些看家的老本領都沒丟。
有時候年輕民警依賴科技和技術破不了的案,只要去請教雲正,雲正看完卷宗之後,隨便指點指點,也能幫助後輩們理清方向。
要不這公安部授予的‘刑偵專家’的名號是怎麼來的?!
……
將軍墓被盜現場——
其他幹警正在四處摸索著,看看能不能找到什麼蛛絲馬跡。
而云正則站在墓葬封土層前,距離盜洞不遠的地方,輕輕閉上了眼睛。
腦海中開始想象並勾勒出了那天晚上的大致畫面!
這只是一種很基礎的情景想象和情境假設。
雲正腦海中——
一群黑影,摸黑來到了將軍墓前,因為是夜晚,所以打著手電等照明裝置。
他們首先走到新老墓碑前,仔細確認著墓主人的身份。
然後…
雲正猛的睜開眼睛,走向被破壞碎裂的兩塊石碑。
明朝時期留存下來的風化的舊碑已經沒什麼作用了,而且被砸成了大小不一的碎塊,看不出什麼來。
不過另一塊兒只是被砸成兩截,相對完整的文物保護部門新立的石碑…
雲正俯下身子,仔細觀察著石碑,尤其是上面刻著字的地方。
雲正用手架著石碑兩側,搬起了半塊石碑,仔細端詳著,並時不時轉動石碑,透過不同的角度去觀察。
果然!
石碑文字處出現這約隱約現的——半塊手印!
上下各有一個!
有手印,就能提取到掌紋,只要有掌紋,那麼…指紋也一定存在。
雲正趕忙大喊道:“凱哥,給我把勘驗工具拿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