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雲輕錦的日記(其二)下(第1/2 頁)
女子科舉。
朱凌老師走之前曾經說過,她覺得這個設計實在是給了女子一條新的出路,若是能讓女子也參與到政事當中,至少能給很多人作為榜樣。
“即便是身為女子,也不能只是困在家庭灶臺之中。她們應該有獨屬於她們的力量,她們應該被記住。”
據說是朱凌老師的家人裡,就有很多家中的姐姐姑姑,論才學不輸家中男子,但她們大多隻能居於幕後,世人的記憶也好,還是史書的紙筆記錄也好,都不會記下她們的名字。
但是,“不應該這樣。”
不出意料的,朱凌老師想去科舉,就是想自己先突破出自己的牢籠,同時給其他人開拓出一個發展自我的機會。
朱凌老師科舉據說考得很好,孃親告訴我的。
但是孃親也說了,雖然確實科舉的結果不錯,但是朝廷似乎並沒有直接給朱凌老師她們安排合適職位,需要研討之後再決定。
一般科舉的進士,有些會安排到地方縣衙這種地方。但畢竟是第一次產生女進士,他們能不能被各地百姓接受,朝廷也不好直接下結論。
這是朱老師剛考上之後,寄給孃親的信上是這樣寫的。
後面又等了幾年之後,朱凌老師又來了其他的訊息。情況還是不太好。
原本朝廷是有女官的,比如皇宮內院的四司、內宰相什麼的,但是這種大多是服務於皇家、服務於宮廷內院。
如果女子科舉出來的人,最終也是去了皇宮內院,別人我不知道,至少朱凌老師肯定是不滿意的,她絕對不是那種只呆在皇宮內院的人。
看樣子當時參與女子科舉的那些女進士們,也不滿意。
據說好像是在範國師、幾位開明大臣和皇后允許下,最終決定朱凌老師他們第一批女進士,主要承擔的工作是在朝廷支援下的那些書院當教師。
有幾位才能更高的女進士,則是淺淺參與到一些翰林院等文書整理的那種地方去工作。
具體的朱凌老師在信裡說的不算是太詳細,孃親也沒明白他們具體的工作內容。
怪不得前世沒有聽過關於這些女進士的訊息。
可能京城的人,想的還是女子拋頭露面實在是不成體統,所以很少討論。
但又因為這些女進士工作兢兢業業,從來不犯錯,自然也不會變成八卦訊息在京城人的嘴裡口耳相傳。
有印象中,好像只有某某世家公子娶了某某才女的這種新聞跟女子科舉相關。
“這種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的。”
孃親收到朱老師的信之後,說的就是這句。
當時母親臉上的表情還是非常遺憾的那種。
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勸比較好,只能靜靜聽著,就看母親的反應了。
旁邊的元晨姐姐也是有些遺憾。
最近朱老師好久都沒有寄過來信件了,也不知道她現在怎麼樣。
我記得上次她來信還是一年前,我們這一年搬家的事情也挺多的,朱老師要是把信寄到新安城那邊,或許還好點。
唉,希望老師一切順遂。
畢竟前世的時候,女進士們基本上都是那幫貴族嘴裡的談資,沒聽說有哪個女子做出了一些成果,要是真聽到了,京城中怎麼可能沒反應呢。
還是說說現在的情況吧。
雲府整體搬到這邊的之前,孃親已經在這附近經營了一段時間了,孃親說,她在很多地方都建了專業的糧倉,很多很多個,還有對應的鋪子來經營,負責收糧賣糧。
多虧了這幾年風調雨順,也沒打仗,糧食產量穩定,也沒有說因為打仗的原因向普通百姓徵集糧食。
當然,母親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也曾經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