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8(第1/2 頁)
很,只罵得一干大臣頭都抬不起來。
下頭吏部尚書有些不安地挪了挪腳,他管著吏治,結果事情鬧成這個樣子,他也難辭其咎。至於翰林院掌院學士,就更抬不起頭了,正副主考,都是他翰林院的學士,結果為了點阿堵物,直接害了一條讀書種子性命,簡直是豈有此理!
“怎麼啦,一個個啞巴了?”聖上端坐在龍椅上,神情譏諷,“我看你們彈劾起別人的時候,嘴皮子都挺利索的,如今怎麼不吭聲了?”
聖上能在早朝上發難,自然早做好了準備。上次王家的事情,一眾勳貴武將被搞得灰頭土臉,如今形勢逆轉,聖上不過對外透了個口風,立馬就有人要為王前驅,為聖上分憂。
別以為勳貴在文官裡頭沒有摻沙子,就像是後來賈雨村依附於賈家王家一樣,一些寒門出身的文官,若是本身沒什麼背景,在同窗同年圈子裡也沒多少影響力,為了謀求進步,難免會攀附權貴。這會兒立馬有一個御史蹦了出來,義正言辭地表示:“自本朝開國以來,承平已久,天下吏治已有敗壞之勢,臣以為,當加強監察,以防朋黨勾結,禍害鄉里,以致民怨沸騰。”
這位御史話說得很是有水平,便是御史臺那邊知道這位是武勳的馬前卒,也沒法排斥他,因為加強監察,其實是在增加御史臺的權力,哪個衙門不希望增加自家的權力呢?
因此,他一開口,左都御史便使了個眼色,立馬又有人跳了出來,同樣表示應該在各個環節增加一個監察環節,比如說,如果那次鄉試,除了正副主考之外,再跟上一個御史過去,怎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這話一說,朝堂上頓時人人側目,你御史臺總共才多少御史,三年各省都有一次鄉試,除了西南那邊因為地方偏遠,改土歸流也沒能完成,讀書人數量少,以至於好幾個省放在一塊鄉試一樣,其他地方若是每一處都要派出一個監察御史,還要在此期間保證御史臺的正常運轉,那麼,御史臺這個衙門可就要膨脹一大圈了。
哪怕御史臺是文官的自留地,可文官之間,也是有利益糾葛的,你們編制增加了,是不是管的地方也得增加,現在監察鄉試,以後是不是還要監察各地的院試?另外就是,御史出外差,那是要花錢的,這筆錢誰出?反正戶部是不想平白增加這筆支出的。
另外,武勳這邊一開始的設想,無非就是讓武勳在科舉監察這個環節摻和一手,比如說,以後科舉考試的時候,不用那些胥吏,而用地方上的駐軍,也能給下頭人謀一些好處。結果如今御史臺居然想要摘桃子,頓時也激動起來。你們文官本來如今官職已經夠多了,居然還想要擴編,是不是以後監軍也得叫你們摻和一手?
因此,立馬又有人跳出來,拿著文官鼓吹的什麼“親親相隱”做靶子,表示,一直以來,官官相護最嚴重的就是文官,御史也是文官,他們難道就不能被收買嗎?在遇到同僚犯錯的時候,他們會不會睜隻眼閉隻眼?
林如海如今就很尷尬,他如今也在御史臺,做著一個小小的監察御史。他的出身也有些尷尬,原本作為如同隆安侯府一樣的文勳,林家在文官圈子裡還是吃得開的。結果林如海因為家族無人,父親早逝,缺少助力的情況下,娶了賈敏為妻,在文官們看來,其實就是背叛了所在的階級。
他之前好不容易走通了門路,進了御史臺,打算按照正統的科舉文人的路子走一遍宦途,好讓林家重新融入到文官這個團體之中,結果這次的事情一出,林如海又開始兩邊不是人了。
這會兒身邊的同僚都在賣力地衝鋒,林如海卻是進退兩難,也虧得他官微職小,要不是這會兒是大朝會,他連參加的資格都沒有,因此,只得躲在角落裡,心中暗暗埋怨,自己的岳家真的是不夠意思,你們勳貴想要搞事,就不能提前跟我通個氣嗎?還當不當我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