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冀省見聞(下)(第1/2 頁)
“後來啊,那就到了42年了,夏天的時候,上面佈置的反“掃蕩”計劃開始後,區委和軍區結合咱們冀省地勢特點和前期失敗的經驗,號召冀中群眾普遍開展挖地道的活動,摒棄自家挖自家的做法,形成戶戶相通的大地道。小鬼子們進村看不到人,就到處找洞口,發現洞口就放水放煙,一開始咱們經驗不夠,吃了大虧,我的眼就是那時候被煙燻著了。
等小鬼子們走了後,大家又聚在一起研究,隨著和小鬼子的鬥智鬥勇,咱們的地道的構造不斷改進和完善,初步形成戶戶相通、村村相連,能隱蔽,轉移,防火,防水。
後來,又逐漸研究出便於依託作戰的地道網路,換個說法,就是把小鬼子的炮樓和公路從地上搬到了地下。”說起了地道,吳鐵說得是頭頭是道。
“地道一般都多大啊?”孟凡繼續問道。
“一般來說後期挖的地道寬2米、高15米、頂部土厚2米以上。”吳鐵不假思索地說道。
“這可不是簡單的活兒啊。真不敢想象地下通道竟然能這麼設計。單單是設計防水防火防煙,就不是簡單能做到的。”孟凡感嘆道。
“你以為光是地道嗎?雖然各個區的地道不完全相同,但是大體上是一致的。地道里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大洞,洞頂用木料撐住。大洞四壁又挖了許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擱東西,有的做廁所。一個大洞容得下一百來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裡經常準備著開水、乾糧、被子、燈火,在裡面住上個天,不成問題。”
“真是奇蹟啊。”
“這算什麼,地道內還設有了望孔、射擊孔、通氣孔、陷阱、活動翻板、指路牌、水井、儲糧室等,便於進行對敵鬥。到了後期,我們是隱藏戰鬥兩不誤。”吳鐵眼裡冒出了光,彷彿又回到了那個炮火連天的歲月。
晚上吃了飯,孟凡又拉著吳鐵開始了記錄。
第二天,由於頭天晚上孟凡整理筆記睡得太晚,等孟凡起來的時候,已經將近十點鐘了,孟凡簡單的洗漱一下,帶上包,又去了院長屋子。
“老頭兒,我要走了,這回就是真走了,估計再也不回來了。”孟凡看著頭髮花白的老頭兒,眼裡有些傷感。
“走吧走吧,趕緊走吧,走的越遠越好,還是那句話,走了就別再回來,也不用擔心我們吃不飽,有國家補助,還能自己種地,餓不著那些娃娃,等到什麼時候沒有娃娃送過來,那才是過上了好日子呢。”老頭兒還是那副表情。
“您保重。”孟凡退出了屋子。在院子裡逛上一圈,看看正在上課的孩子們,孟凡彷彿看到了這個世界小時候的孟凡。跟認識的人告別後,孟凡又去了附近的舊地道。
按照吳鐵的說法,這個地道應該屬於前期的地道,只有通路,沒有各種防水防火防煙設計,也沒有射擊孔,應該是前期被小鬼子發現的地道,後來就廢棄了。孟凡拿出臨來的時候找楊兵借來的相機,拍了幾張照片,過幾天去戰鬥後期的地道遺址再去照幾張相片,做個對比,到時候文章發在報紙上也能有個直觀的體現。
照完照片後,孟凡帶著從吳鐵那裡得來的資訊,來到了保定清苑的冉莊,這裡是地道戰的發源地。
孟凡來到了冉莊村,拿出證明信,對路過的村民說道:“同志,請問這是冉莊嗎?”
“是,你是幹什麼的?”村民問道。
“我是京城軋鋼廠宣傳科的工作人員,今天來咱們這兒是來採訪地道戰的,這是我的證明信。”孟凡將證明信遞了過去。
村民接過證明信,“我不認字兒啊,咋辦。”一臉無辜。
“你找個認識字兒的啊,我就在村口這裡等著你。你快點回來就行。”孟飯一臉無奈。
“那行,你等著吧,我找村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