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核武計劃(第1/2 頁)
同月,林奇暗示卡布雷拉,秘密通知在蘇盟的商人和工作者緩緩撤回國,將工作交給當地的蘇盟人,提高他們的待遇。
從投資蘇盟開始,伊班牙-高盧以資源抵銷投資收益,將資源拉回來,將錢留在蘇盟。而且,伊班牙-高盧的對任何工廠、礦場的投資均是合資,就算是獨資的,控制權保留十年左右,之後,慢慢移交給蘇盟官方。
這幾年的投資收益相當高,跟隨皇室商團去投資的商人都賺到了許多錢。
戰爭即將開始,這些人留在蘇盟會有生命危險。
月中,林奇找來軍工大臣希門尼斯和軍科部大臣內格林,佈置原子彈研究專案。本來,林奇想等時間的,可距離1945年仍有5年的時間,就算是到了明年,也還有4年的時間。4年時間,他要兌換就要花兌換值,系統的政治點每日增長太少,一年才3500多點,根本不夠。
原子彈的發展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隨著核物理學的進步,各國科學家們逐漸認識到重原子核裂變和輕原子核聚變可以釋放出巨大的能量。1939年,物理學家?利奧·西拉德和?恩里科·費米等人開始研究核裂變反應,並提出了製造原子彈的可能性。
那時候,歐陸大戰打著,戰爭的武器思維沒有改變,沒人去關注這些研究。林奇手握系統,擁有超前性,也沒有安排人去接觸。
歐陸戰爭僅僅打了一年,飛機和坦克的效用太過震撼,更沒人關注那虛無縹緲的科研進展。
“陛下,您是說,根據世界上發表的原子研究報告去研製一種超能量的武器?”內格林掌控著軍科部,在軍工部和軍科部有多少人才,研究什麼專案,他心裡是有底的。
原子武器,那是論文上的。
“沒錯,其他國家也許不在意,但我們必須要首先擁有他,有這樣的武器,再配合導彈技術,我們能屹立在世界,不受任何國家威脅。”
“我們不研究,其他國家未來也會研究。”
“你們放心,雖然人才和技術理論匱乏,只要持續研究下去,總會有收穫的。我會全世界蒐羅願意到我國工作的專家,但時間不敢保證,也許兩三年,也許更長。”
原子彈的製造基於重原子核的裂變反應,主要是鈾235或鈽239等重元素在中子轟擊下會發生裂變,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是林奇在新聞上看過的說法,具體的過程,林奇根本不知道。
“專案組重點研究鈾和鈽這兩種元素,具體怎麼能,你們組建專案組後,讓那些物理學家去研究。”
林奇能說的就這麼多。
“陛下,臣等明白了。”內格林和希門尼斯均是召喚的系統人,有問題會想辦法解決,“臣會從各個研究室抽調與物理專家或相關的專家,再從外部招聘一部分,做到絕對保密。”
“陛下,從理論上分析,這種武器擁有巨大的輻射性,放在本土會不會影響太大。”希門尼斯問道。
“試驗場不會放在本土,選擇撒哈拉沙漠,在專案研究到一定階段,便要選擇試驗場,你們軍工部要承擔這份責任,到時,會有軍隊參與行動。”林奇解釋道。
“明白了,陛下。”兩人點頭。
“這個研究為最高等級保密,人員要控制好,必要時,可以設立園區,限制進出。關於預算,你們制定後,我會讓內閣以其他科研專案撥款,每年申請一次,逐年增加。”林奇對武器研究不摳搜。
“這個專案取名‘深海’計劃,就算別人有所察覺,會以為是研究沿海武器的。除了我和你們,暫不對外透露計劃的真實目的。”
“是,陛下。”兩人沒想到陛下如此謹慎,連內閣都無權知情。
也是,國家是君主制,國王的擁有一切權力,平時不插手政務,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