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金缽的考驗(第1/2 頁)
第二天,梨裳懷揣著七彩蓮子,穩穩地站在菩提葉舟上,繼續向著時間長河的彼岸奮力邁進。
在這漫長的時間長河之中,歲月彷彿失去了蹤跡,梨裳全然不知自己究竟走了多少年,也不清楚此刻身處何方,更無從知曉距離彼岸還有多遠的路程。
回想起來,彼岸的佛國對自己的弟子著實嚴苛,要麼成功透過重重考驗,要麼就只能泯滅於這無盡的時間長河之中。考驗不僅來自時間長河本身,還有佛國更高階存在在長河中泯滅後留下的各種神秘法器與法則。
正思索間,一個金缽從河流上方緩緩飄下。梨裳心中思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畢竟撿取佛國法器風險極大,自己對《法句經》的修行尚淺,萬一抵擋不住神識侵蝕,那可就危險了。
於是,她試圖避開金缽。然而,這個金缽卻好似有了生命力一般,梨裳往左,它便往左;梨裳往右,它亦往右。
罷了,梨裳暗道,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當她拿起金缽的瞬間,眼前景象突變,自己竟被拉進了一個幻境之中。
幻境裡是一座巍峨的大山,佛音悠悠響起,不斷追問:“佛陀在哪裡?”梨裳滿心無奈,心想我怎麼會知道佛陀在哪裡呢?不過,她還是決定沿著山間小路往上尋找一番。
沒走多久,一座寺廟出現在眼前。梨裳心中一喜,想著寺廟裡通常不都有佛陀嗎?便趕緊跑進去檢視。可誰能想到,寺廟內空空如也,連一尊佛像都沒有。
那佛音卻依舊在不停追問:“佛陀在哪裡?”
梨裳不甘心,在整個大山中四處尋覓,整整七天七夜過去了,卻依舊一無所獲,這裡只有一座空蕩蕩的寺廟。
就在這時,墨玄從空間中現身,還帶著其他三人。他們得知情況後,也一同加入尋找佛陀的隊伍,然而,最終還是沒有找到佛陀的蹤跡。
夜晚降臨,大家在寺院外點燃篝火,準備做點東西吃。孤明月拿出他那神奇的一寸丁小魚進行燒烤。這小魚雖小,沒什麼肉,但厲害之處就在於怎麼烤都不會糊,而且特別有嚼勁,一隻吃下去,十天都不會覺得餓。
梨裳獨自一人走進寺廟內,盤腿而坐,閉上雙目,靜靜養神。“佛陀在哪裡?”這個問題始終在她腦海中縈繞。
她思索著,石頭不能夠代表佛陀,雕像也不能夠代表佛陀,佛陀不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無形的芬芳。在找尋佛陀之前,寧靜應作為先導,這絕非偶然,因為那個寧靜是唯一可能的序言。
突然,梨裳心中靈光一閃,激動地說道:“我明白了!”四人聽到聲音,紛紛來到門外,看著她。
梨裳站起身來,輕輕拍了拍身上並不存在的灰塵,對著空無之處說道:“這個空的空間、這個寧靜,這就是佛陀!”
接著,她伸手從隨身攜帶的儲物袋中拿出一個鼓,慢慢地敲打起來。鼓聲充滿節奏感與生命力,孤明月被鼓點吸引,進入房間打起一套拳。
眾人也不由自主地加入其中,時而如狂風破浪般激昂,時而似春雨潤無聲般輕柔。當節奏來到高潮時,鼓聲戛然而止,一切又陷入了寧靜。
梨裳閉上眼睛,再次開口說道:“對我而言,音樂和靜心是同一個現象的兩面。沒有音樂,靜心會缺少某種東西,變得有一點無趣,不活生生;而沒有靜心,音樂只不過是很和諧的噪音,沒有靜心,音樂是一種娛樂。
沒有音樂,靜心會變得越來越負面,會變成死亡指向的。因此,我堅持音樂和靜心必須在一起,那可以使兩者都增加一個新的層面,兩者都會因為對方而變得更豐富。
也許佛陀你會堅持純粹的寧靜,認為那樣就夠了,但那是我們不同的地方。”
金光閃起,佛音再次響起:“恭喜你透過考驗,你可獲得這個金缽,在關鍵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