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史進(第1/2 頁)
第一百零七章 史進
趙朗看了那漢子幾眼,心裡好笑,卻也不干擾,走出了玉泉觀,便順著山徑,登上西峰。
華山西峰有一道觀名為鎮嶽宮,也是華山規模較大的道觀之一,供奉鎮守華山之神西嶽大帝。正所謂遇廟拜神,趙朗在鎮嶽宮中上了香,敬了西嶽大帝,便繼續上山,攀上了後世著名的蓮花峰。蓮花峰就是神話傳說《寶蓮燈》中劉沉香劈山救出三聖母的地方,刀法中“刀劈華山”招式便是由此而來。山峰的西北面,直立如刀削,空絕萬丈,名為捨身崖,及華山中最險峻的山峰。
宋代的華山不收門票,也不象後世那樣遊人如織,在山峰之上游人稀少,只有幾名道士在山頂上修煉,趙朗登上山峰之時,已近下午,山峰上夕陽西斜,一片金黃色,煞是明媚。
趙朗穿上軟皮披風,走到捨身崖邊,極目遠眺,四周群山起伏,雲霞四披,周野屏開,心中的種種雜念,身上的陣陣殺氣,都一掃而空。
兩名在山頂盤腿修煉的道士見一青年走近捨身崖崖邊,甚是危險,不由出言提醒:“小居士,崖邊危險,莫要太過靠近,以免發生意外。”
趙朗回過身,對道士笑了笑,拱手作揖致謝,整了整身上的背囊和披風,面向捨身崖,迎著夕陽,張開雙臂,以一裝逼姿勢,雙腿一蹬,騰空躍入了萬丈懸崖……
兩名道士一陣驚呼,搶上前來,已遲了一步,那青年已跳下了懸崖,待探頭望去之時,卻又大吃了一驚。
只見那青年四肢舒展,身上的披風脹鼓鼓地兜著山風。青年在空中像大鳥般翱翔,時而扇動雙肩,身體又騰空上升;時而側身拐彎,像閃電般穿透了空間。青年口中不時發出“嚯哈哈,嚯哈哈”的喊山之聲,聲揚天際,威逼山河。
道士們哪有見過這種場景,驚駭之餘,紛紛下跪磕頭,口中喃喃道:“天君下凡,天君下凡了。”
趙朗此時的心情爽得不得了,另一時空的自己想做卻又做不到的事,今天在大宋這一朝代終於做成了,自己象一鳥兒在華山的萬丈懸崖下自由翱翔。迎著山風,趙朗超頻扇動,身體竟能上升飛翔。
趙朗自從在那景德鎮郊外的小山上領悟了利用自然之力後,經過不斷研習,現在已運用得越來越得心應手了。這披風的滑翔已不單止是隻能滑翔,利用著風力,已可象鳥兒般上下飛翔了。當然,這是在有山風可利用的條件下才可,若是風平浪靜,單憑超頻扇動,也只是能滑翔而已。
此時此刻,萬天之下,只剩下了飛翔,山風,自由!
心中舒暢,口中發出陣陣長嘯,在捨身崖下足足滑翔了一個小時,看到西峰頂上已聚了越來越多的遊人、道士在跪拜,才依依不捨地滑落到山下的一條小路上。
剛一停下身形,便看到了那站在路邊樹底下,張大了嘴巴,如中了定身咒一樣的白皙漢子。
“呃”,趙朗抓抓頭髮,略為尷尬,本以為降落在這偏僻小路,就可避開遊人,誰知一落地,就看到了在玉泉院的那持棍打鬥的白皙漢子。
言多必失,儘早抽身。趙朗轉身便走。
“嗖”地一下,那漢子奔到趙朗跟前,扔掉長棍,拜倒在地,口中大叫:“師父,師父,請受徒兒一拜。”說罷,連連磕頭。
趙朗一怔,忙道:“這位壯士,你認錯人了,我不是你的師父。”
那漢子連忙道:“不,不是,請師父收我為徒。”
“原來是想拜師”,趙朗笑道:“我看你棍法上乘,你原來的師父應是位了不得之人,怎的卻要另外拜師?”
那漢子跪在地上道:“我一共拜了八位師父,教我棍法的師父三年前離開了華陰縣,到別處去了。我的師父們都說若是遇到武功高手,儘可拜之為師,因而不會怪我多拜幾個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