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壽王的民心(第1/2 頁)
她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威嚴而鎮定,怒斥道:“你們都聾了嗎?沒聽到主公的命令嗎?還不把這個目無君父、以下犯上的混賬東西拉下去!”
劉耀章等將領互相對視了一眼,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無奈和堅定。他們一擁而上,幾個人分別抓住章碣的手腳,不顧他的掙扎和叫罵,強行將他拖出了營帳。
章碣一邊拼命掙扎,一邊繼續破口大罵,那聲音漸行漸遠,卻在每個人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刺痛。
帳內,氣氛依舊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張巖看向壽王,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有無奈,有悲傷,也有一絲祈求。
她緩緩說道:“多謝殿下週全此事。臣這就隨你入宮面聖。只是如今西北邊境局勢危急,吐蕃、回鶻的叛亂勢力如洪水猛獸般猖獗,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朝廷的兵馬因各地戰亂分散,一時難以到達西北邊境,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我們紅巾軍就是西北的最後一道防線,只能依靠紅巾軍來抵禦外敵。
依臣之見,不如命紅巾軍先退回涼州,在那裡休養生息,整頓軍備。等到朝廷平定了內亂,局勢稍微好轉之後,再行遣散之事,這樣也能保證西北邊境的安全。”
壽王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姑姑如此安排,實在是高瞻遠矚,再好不過了。您放心,我以我的名譽擔保,以後袁玉璋就是我的部下,我會像對待自己的兄弟一樣對待他,他的自由我會全力保證。
而您是皇室血脈,是我大唐的長公主,在宮裡有陛下的庇佑,自然也不會有人敢欺負您。我們都是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希望這次的犧牲能換來長久的和平。”
商議完畢後,次日清晨,太陽剛剛升起,柔和的陽光灑在大地上,卻無法驅散籠罩在紅巾軍心頭的陰霾。
劉耀章神情肅穆地站在軍前,他的目光掃過每一個士兵的臉龐,那些熟悉的面孔上寫滿了不捨和無奈。
他深吸一口氣,大聲喊道:“兄弟們,軍令如山,我們撤!”隨著他的一聲令下,紅巾軍開始有條不紊地撤軍。
馬蹄聲、腳步聲交織在一起,揚起一片塵土。長公主站在隊伍的前方,她只帶了些許護衛,這些護衛都是跟隨她多年的親信,他們默默地守護在長公主身邊,眼神中充滿了擔憂。
長公主神色凝重,她回頭看了一眼曾經的營地,那裡承載了太多的回憶,如今卻要離開,她的心中五味雜陳。
然後,她毅然轉身,跟隨壽王踏上了回京之路。一路上,眾人都沉默不語,只有馬蹄聲和車輪聲在寂靜的道路上回響。
壽王此次平叛成功,訊息如同長了翅膀般傳遍了長安城。當他的隊伍進入城中時,整個長安城都沸騰了。
百姓們從四面八方湧來,將街道圍得水洩不通。他們紛紛跪在道路兩旁,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歡呼聲、喝彩聲此起彼伏,如同洶湧的浪潮。“壽王千歲!壽王千歲!”的呼喊聲迴盪在城市的上空,彷彿要衝破雲霄。
人們向壽王拋灑著鮮花,表達著對他的崇敬和感激之情,把他視為拯救大唐的英雄。袁玉璋跟在隊伍之中,看著這熱鬧非凡的場景,心中卻泛起一陣悲涼。
他看著那些歡呼雀躍的百姓,心中不禁感嘆:“果然是‘誰贏,他們幫誰’,這世間的百姓所求不過是安穩的生活,他們哪裡會關心誰是誰非,誰正義誰邪惡呢?這道理還真是如此現實而殘酷啊!”
唐僖宗在宮中得知壽王平叛的喜訊後,大喜過望,當即下令在宮中大擺宴席。
整個宮殿都被裝點得金碧輝煌,五彩的燈籠掛滿了宮殿的各個角落,如同繁星閃爍。宴席上,擺滿了一桌又一桌的美酒佳餚,各種珍饈美味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群臣紛紛前來祝賀,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