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插手軍政(第1/2 頁)
在莊嚴的帝國議事堂中,眾人此刻皆瞠目結舌,滿臉驚愕。
帝國最高層級的兩位宰相,竟公然站在了對立面,且還強硬地要求下屬必須公開表明立場。
此等情形,一旦傳揚出去,無疑將成為政治醜聞級別的重大事件。
鄭畋微微側目,向一旁正專注記錄文案的書吏悄然使了個眼色。
那書吏心領神會,不動聲色地悄悄退了出去,腳下生風,急忙朝著大明宮的方向匆匆趕赴而去,準備向皇帝請示這棘手的局面。
議事堂內,大多是宰相以及六部侍郎以上的高官,人數約莫二十幾人。
他們皆是在朝堂中摸爬滾打了數十年的高手,個個老謀深算。
試問,誰又會如此愚笨,傻了吧唧地在這種敏感時刻明目張膽地去站隊呢?畢竟,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眾人急忙上前,分別拉住兩位宰相,苦口婆心地勸說著。
那王鐸,多年來一直征戰剿匪,歷經無數生死,自然養就了一身血勇之氣。
他看著袁玉璋以那野路子登上高位,心中那是萬般不服。在他眼中,袁玉璋的上位之路充滿了太多的意外與不可理解。
然而,眾人的勸說並未起到多大作用。漸漸地,勸說之聲演變成了激烈的罵戰。
言辭激烈,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接著,局勢進一步惡化,竟發展成了互毆。
而此時,兩位大佬卻彷彿置身事外一般,安然端坐一旁,靜靜地觀看著這混亂的場面。
這麼一幫德高望重的老臣打架,當真毫無看點可言。
他們不再有往日的端莊與威嚴,不過是些採用抓鬍子、揪頭髮等無賴打法的普通人罷了。
這一幕,看得袁玉璋都有些忍俊不禁,差點笑出聲來。
就在這時,門外突然傳來一聲響亮的“聖旨到”的吆喝聲。
堂內眾人這才如夢初醒,紛紛停止扭打,誠惶誠恐地跪下來,恭敬地聆聽聖旨。
“茲有宰相王鐸,御下不嚴,行事魯莽。未有確鑿證據卻彈劾重臣,使得朝政混亂。朕念其年事已高,且頗有戰功,令其立刻卸職,歸家養老。”
聖旨宣讀完畢,堂內一片寂靜,眾人心中皆是感慨萬千。
王鐸面色複雜,既有不甘,又有無奈。而袁玉璋,則在心中暗自思忖著未來的局勢。這場由兩位宰相引發的鬧劇,至此終於落下了帷幕。
王鐸黯然神傷,良久起身離開,撂下句狠話:“姓袁的,風水輪流轉,不要太猖狂。”
平日的一些擁躉此時也慌得不行,待王鐸背影消失,急忙道袁玉璋跟前獻殷勤,道:“右相,我等前幾日也是聽信了王鐸的鬼話,才聯名的,並不是我們的本意,還請您高抬貴手。”
袁玉璋道:“這不大好吧,本相怎麼聽到一個慣例,換一個右相就要搞死一批舊臣,要不然以後的事務可就不好開展了。怎麼樣,就拿你們幾個開刀吧?”
幾人慌忙跪下道:“右相,饒命啊,我等並無惡意,都是盡心為朝廷辦差,今後對您絕對唯命是從。”
袁玉璋笑道:“好啊,那就看看你們的辦事能力如何?你們幾個將王鐸的黨羽名單每人遞交一份上來,若是有隱匿不報者,本相絕不手軟!”
接著看向眾人,道:“今日各位還有什麼要事需要決議的?”
鄭畋起身道:“右相,兵部接到急報,河中軍亂,節度使劉侔被逐,亂兵焚燒城池,搶掠百姓,似有侵擾潼關之意。需不需要派兵鎮壓?”
袁玉璋道:“那些亂兵成不了什麼氣候,河中距離長安百里,不用興師動眾。朝廷能直接使用的兵力有哪些?”
鄭畋道:“只有神威軍兵力充足,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