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大年三十(第1/3 頁)
八十八、大年三十
一切準備妥當,終於到了大年三十。
鐵蛋兒媽一大早就起來,熬貼春聯的麵漿糊,再加一點膠進去,比較粘。
顧海平和鐵蛋兒兩人一個端漿糊盆,一個拿對聯,用一把笤帚掃過外面的牆壁,再快速地塗熱漿糊上去,馬上把春聯摁上去,稍微慢一點點,漿糊就凍成了冰,沒法粘春聯了。
顧海平和鐵蛋兒兩個手腳麻利,沒用多久便把東、西兩個院子裡的春聯全部貼好了。
鐵蛋兒誇獎顧海平:“到底是念書人,腦子活泛手腳麻利,幹活幹得又快又好!”
山丹接話:“那我就不是念書人了?我每年跟你貼對聯,也沒見你誇獎過我?凍得手都麻了,辛辛苦苦的。”一副委屈的樣子。
“你也幹得好,只是不如海平麻利。”鐵蛋兒見妹妹吃醋,忙說。
從小,鐵蛋兒便讓著山丹,哄著慣著寵著她,山丹也一直身體不強壯,母親便要求鐵蛋兒和艾蓮多讓著她,不許惹她生氣,逗她哭。
山丹小時候一哭起來,便沒有結束,直到哭得上氣不接下氣臉色發紫為之,母親每每被嚇到手足無措,所以嚴令禁止其他兩個孩子惹山丹不高興。
鐵蛋兒和艾蓮也已經習慣了凡事都讓著山丹,絕不和她爭論,惹她生氣。如今山丹已經長大成人,一家人已經習慣,還是老樣子呵護著她。
顧海平第一次到山丹家就發現一家人似乎對山丹都是小心翼翼地對付著做事和說話,很不舒服,究其原因才知道就裡,他感到這麼被寵慣的孩子居然也一樣通情達理,而不是唯我獨尊?
他哪裡知道山丹經歷的幼年、童年生活的艱辛?
她雖然被寵慣,但一家人的艱難拼搏從小就深深烙在山丹的記憶裡,母親的要強和吃苦耐勞也深深影響了她,哥哥、妹妹的早早輟學也給了她很大的刺激,她沒有任何懈怠和推諉,早已把一家人的未來和甘苦與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拴在了一起。她想透過讀書考上大學,然後有能力來回報父母和手足的疼愛。
母親清洗好大鍋,便準備中午的燉肉,一隻羊的骨架全部一鍋燉。
塞北蒙古高原的天氣屬於高寒地帶,一年四季的食物都是蒸、燴、煮、燉,大都是一大鍋的菜加上饅頭,不像南方人的每一餐都要幾菜一湯。
燴菜和燉菜一樣,把所有的食材都放在一起,一鍋煮,營養全面。寒冷的天氣,這樣的吃食主要還是為了吃到熱乎的菜,都要幾盤子的炒上來,不等菜上齊,早已冷掉了,還怎麼吃?
況且,蔬菜奇缺,常年只有土豆作為主要蔬菜。
蒙古草原人把土豆的吃法挖掘到山窮水盡:可以吃出幾十種花樣:土豆餡包子、餃子、餡餅、土豆絲(醋溜、酸甜、蒜蓉、涼拌…)土豆片、煎炸烹炒樣樣都行。
還有和各種食材配起來又可以做出不同的食物:莜麵窩窩、莜麵魚魚、莜麵頓頓、莜麵嗱糕、莜麵喟嘞……等等、等等。
幾乎每天的飲食都離不開土豆的影子,所以燴菜、燉菜,除了牛羊肉便是土豆的天下,沁浸了肉的汁液,入口的土豆美味香甜那自然沒得說。
土豆是蔬菜之王,它的營養價值很高,各種人體所需的元素幾乎都有,尤其土豆富含植物纖維素還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及時排出人體垃圾。
所以,蒙古草原人一年四季少食綠色蔬菜,大部分以奶食、麵食、土豆、肉食為主,但他們個個都筋骨強壯、健康無恙,這大半也是託了土豆的福。
鐵蛋兒媽把一鍋羊肉燉了一兩個鐘頭,再加入削皮、切成滾刀塊的土豆燉半個鍾。在將要出鍋時的菜加入土豆粉條煮一會兒,撒上蔥花,一鍋香氣四溢的燉羊肉便出鍋了。
顧海平的家在前山,屬於農區,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