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章(第1/3 頁)
聽到乾元帝的問話後,張泰維在心中瘋狂辱罵楊宗禎。
楊宗禎把所有好話全都給說了,半句都沒給他剩,真是可惡至極。
有楊宗禎珠玉在前,他說什麼才能讓陛下滿意呢?
總不能跟陛下說楊閣老說得全都對吧?
那也太敷衍了,陛下他不見得會滿意……
除此之外,乾元帝的視線也很有壓迫性。
張泰維覺得,乾元帝的視線像刀子一樣,能割開被注視之人的皮肉。
還能化作鹽水,去刺激那剛被割開的、血肉淋漓的傷口。
張泰維後背上泛起細密的冷汗。
他冥思苦想後,終於找到了一個還算合適的切入點。
“回陛下,景王勤謹仁孝,世子亦允文允武。由景王爺嗣位新君,不但可以延續陛下的施政綱領,還能讓國家傳承有序,確是天下萬民之福祉!”
“楊閣老的話給臣也帶來了很多啟發。就算景王殿下有什麼不好之處,也能跟著陛下您學習。如此一來,我朝必然大治,海晏河清不成問題……”
乾元帝無可無不可地點了點頭。
他想聽到的答案本來也只有最後一句話。
那就是新帝要跟著他學習為君之道。
是的,他是要做太上皇了。
可他不是劉太公,不是唐高祖,更不是安史之亂後惶惶如喪家之犬的玄宗皇帝。
太子的身份,聰明的頭腦,愚蠢的對手,以及四十多歲就沒了的父皇。
乾元帝他生來就擁有最好的一切。
所以他怎麼可能願意在退位後,就把權力全都拱手讓給新帝?
在那些儒家經典裡,有虞陶唐推位讓國是一樁美談。
但一紙空文與萬人讚頌又怎能比得上大權在握的感覺?
若不是自己的身體實在撐不住了,乾元帝才不會禪位,去做那勞什子的太上皇呢。
他很滿意楊宗禎和張泰維的答案,至於嚴敬……
那是他的鷹犬,是他的獨臣,所以他不用去問嚴敬的看法。
主辱臣死,還有什麼需要細問的呢?
即便新君即位,嚴敬也只會認他這一個主子。
至於乾元帝為什麼不找周東野和李汲過來,反倒找楊宗禎和張泰維過來商量退位之事的原因也很簡單。
無非是為了挑起內閣的爭鬥。
黃秋樓去年中風後,不得不致仕回家休養。
早在去年秋天的時候,黃秋樓就已經帶著乾元帝給他的賞賜,帶著一家老小乘船回江西老家養老去了。
黃秋樓致仕後,李汲就順理成章地接任了黃秋樓的次輔之位。
次輔與群輔的權力不可同日而語。
譬如說皇帝分給內閣的決策權首輔至少能分到六成,次輔則能分到兩成,其餘的群輔也不過是在那裡分那餘下的兩成罷了。
李汲還是三輔時,倚靠著清流
越兇,他輾轉挪騰的空間就越大。
除此之外,這也是他留給新君的最後一道考驗。
周東野雖然忠心,但卻貪婪成性;李汲名為清流,但卻有權相之心。
他在位時,要用周東野斂財做髒活,要用李汲彈壓周東野,這才留著他們兩個。
他退位後,若周東野和李汲識趣兒,就該帶著他們這些年攢的錢回家養老,退位讓賢了。
若是不識趣兒,那他們就只能做磨礪景王帝王心術的磨刀石了。
不過此時,楊宗禎和張泰維還來不及思考這些事情。
他們已經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到回答皇帝的問題上面去了。
就在張泰維回答完乾元帝的垂詢,鬆了一口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