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9(第1/2 頁)
荀太尉許他繼任益州牧,絕無好心,可他能拒絕嗎?
拒絕後,他在長安再無立錐之地。
但他才是長子。
他才是嫡長子。
匆匆食過,劉氏兄弟倒頭睡。
……
從西北而來的兵將,進入探哨範圍後,張魯就得到訊息,匆忙趕到沔陽。
他近來也頗為煩擾。
劉焉死了,親孃還被扣在益州。
漢中前途未卜,諸將們分成幾派,或有左右以為,如今當降朝廷,弟弟張衛等人則認為,漢中地險,足以固守,另有謀士閻圃則曰,不能輕易委質,先觀朝廷虛實,在與議論,多得功勞。
他今日覺得這邊也對,明日又覺得那邊也有道理,心中還要擔憂親孃兄弟,每日轉側難眠。
“報漢軍十萬兵馬,向漢中而來。”
“報漢軍十五萬兵馬,向漢中方向而來。”
“報漢軍距城五十里,兵馬有”
“究竟有多少?!”張魯又急又怒。
“或,或有五、六萬…”嘆哨兵結巴道,“七、八萬…十五六萬……”
“這究竟有多少人?難道動了大軍?”張魯緊緊抓住身邊的謀主閻圃,“至於嗎?”
他也沒幹什麼過分的啊?不就是抬點糧價嗎?大家都這麼幹的啊!
“主公稍安,先靜觀勿燥。”閻圃手臂被掐得要斷,還是不得不忍痛安撫。
兩人登上城牆,只能看見遠處山嶺中隱隱約約的旌旗招展,卻分辨不出人數。
“報!”又過半個時辰,有兵卒前來。
張魯提起一口氣。
“漢軍似乎轉向西南。”
“……轉向?”張魯一呆。
“確定?”閻圃追問。
哨兵不敢答了。
但很快就得到訊息,漢軍果然轉向,看來是不來漢中,要直奔成都去了。
“好,好。”張魯緊張了一兩天,到此時洩了氣,慶幸無比,再不想其他。
……
行過五十里。
“沔陽不曾有追兵出城。”探哨飛馬追了上來。
“將軍可放心了?”張繡笑道。
荀襄出了口氣,點點頭。
為以防萬一,她使大軍在前,自己領精銳騎兵壓尾。
“還是賈公疑兵之計奏效。”
“張魯不過守城之將,非開拓之君,如今局勢,他心中本有猶豫,只需稍稍修飾,使之驚慌,驚慌則失措,而我軍出其意料,則其更不知所以,縱俟後知曉,我軍之意,並不在漢中,其人更不會出兵攔截。”
“上兵伐謀,人心微處,當真難料,”荀襄感慨,“我等還需繼續精進學習。”
張繡連連點頭。
“傳我號令,全軍上下,急速趕路!”
英姿颯爽的女將軍將手中旗幟一揮,意氣風發,眉眼燦爛,讓人目眩神迷。
張繡心口一熱,朗聲應命,“是!”
隱於水下
窈窕的蜀女踏起輕快的節奏,纖腰輕擺,金燦燦的蜀錦襯著豔麗的妝容,星眸瀲灩。
不同於中原如逞技一般的繁麗的舞蹈,蜀中的舞,美在生命熱烈,自然奔放,搭配的曲調也活潑,熱熱鬧鬧,有種自得其樂的味兒。
>/>
成都城,劉焉所造的瑰麗堂皇的宮舍內,年輕太尉獨坐在主位,身側是荀襄領著兩個親兵隨侍,他端著酒盞,望著眼前歡快的歌舞,不時接受益州官員敬祝。
益州權利的更迭已經塵埃落定,沒有鮮血的交鋒在無形中完成。
將酒沾了沾唇,荀柔神思漫遊想起秦惠王入蜀,又延伸到五丁開山